盼望着、盼望着,
新年到了,新学期的脚步近了。
阳光温柔地抚摸着大地,
清风浅浅地摇曳着草木。
一张张充满稚气的脸蛋,红扑扑,粉嫩嫩。
在这个遍洒春光的清晨,
茸北幼儿园迎来了新学期~
点击开启新学期
蓬勃的朝气
迎着朝阳,茸幼的宝贝们迈着轻快的步伐,努力走向自己的教室,新年的成长,让稚气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份坚定。
c0-15.29,9.68-22.75,22-22.75c13.05,0,22,17.15,22,17.15S.78,0,.84,0c12.32,0,22,7.46,22,22.75 C.84,40.76,.35,58.78,.74,69.39z"fill="rgb(,71,84)"> 为了我们的健康与平安,好习惯要保持下去,来园洗手和晨检不能少。 左右滑动
朋友兰兰突发奇想地说:
“真想打开我儿子脑袋看看,里面装的是什么?”
她开这种玩笑,是因为9岁的儿子特别不听话:
刷个牙、吃个饭,要催好多遍才肯动;
警告了无数次离电视远一点,还是恨不得把脸贴着屏幕看;
写作业能拖到12点,一边听妈妈咆哮,一边抹眼泪“赶工”,成绩自然也一落千丈。
她崩溃地问:
“他是听不懂,还是故意想气我啊?”
是不是很熟悉?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们唠叨无数遍,嘴皮都磨破了,孩子就是不听;看着他们“油盐不进”的样子,我们忍不住发脾气,闹得家里鸡飞狗跳。其实,孩子不听话,正是因为父母的大吼大叫。
1孩子对情绪很敏感
试想一下,一个经常发火的朋友,和一个平静优雅的朋友,我们更愿意听谁的?肯定会听情绪稳定的人。
孩子也一样,我们如果爱发脾气,他们自然不愿意听。
有些家长会反驳:
“我也没发脾气啊,很耐心地给他讲,但就是不听啊?”
研究发现,就算只有5岁,孩子也能记住好几个月前父母的责骂;
也就是说,他们这次的不听话,可能是因为我们之前发过脾气。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被压抑的情绪,总会以另一种模样释放出来。写作业时,很简单的一道题,妈妈教了好多遍,孩子还是不会。正好又碰上妈妈工作压力大,她忍不住拍桌子吼:
“我都教了多少遍,怎么还不会?”
“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上了高年级怎么办?”
……
这时,孩子会特别害怕,虽然手里握着笔,但心里仍是抗拒的。
就算妈妈第二天很有耐心,他心里还是不想听。
因为他记得妈妈发火时恐怖的样子,会觉得就算今天没发火,明天还是会发,自然就不愿意信任我们。
所以,只有父母管理好情绪,教育才能真正开始。
2让情绪“暂停”一下
当然,做父母的都想好好说话,谁都不愿意发火。
只是生活压力大,孩子们又总有办法让人崩溃,情绪一上来,真的很难忍住。
这时,不妨让情绪“暂停”一会儿。
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去年秋天,8岁的豆豆开始出现一些“异常”:
他经常朝家里的花盆小便!而且屡教不改,妈妈吼过、骂过、罚站过,还让他跪在地上擦干净,但都无济于事;
更头疼的,是他开始沉迷手机,写作业也坐不住,数学竟然考了个不及格;
有时候稍微管教,竟然恶狠狠地说要“摔死妹妹。”
因为这些事,豆豆和妈妈都快变成“仇人”了。有一次,豆豆竟然当着客人的面,朝花盆小便。
妈妈瞬间被气得满脸通红,抬起手正要打时,突然想起了“情绪暂停法”。
慢慢收回手,告诉儿子:
“你这样做妈妈很生气,现在要去冷静一下,但妈妈永远爱你。“
去屋里平静下来后,她再耐心询问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
豆豆只是怯生生地看着她,不肯说,妈妈也没再问。
第二天,豆豆故伎重演时,妈妈依旧平静地问理由。
儿子这才确认妈妈不会发火,才敢委屈地哭出来,说出让人心碎的真相:
“这样爸爸妈妈就会管我了。”
他又断断续续地说出,因为妹妹的出生,自己被忽视的痛苦,所以才会用调皮捣蛋来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