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参的传说:
大家都知道,人参生长在中国东北长白山地区,是东北特产之一。然而,据传说,人参的故乡原是山东省呢。很久以前,山东有座云梦山,山上有座云梦寺,寺里有老小俩和尚。老和尚早已无心烧香拜佛,天天下山游荡。小和尚在寺中,还时常挨老和尚怪罪刁难,人被折磨得骨瘦如柴。
一天,老和尚下山,临行前,给小和尚安排了很多活计。小和尚吃力地干着,直累得腰酸背痛。这时,不知从何处跑来一个穿红兜肚的小孩,不声不响地帮小和尚干起活来。说来也怪,在穿红兜肚小孩的帮助下,活儿很快做完了。此后,只要老和尚下山去,穿红兜肚的小孩就来帮助小和尚忙这忙那。老和尚返回寺中,小孩就不知去向了。时间一天天过去,老和尚每次下山,不论给小和尚安排多少活计,他总能做完做好,老和尚心生疑心。而且,近来小和尚与以前简直判若两人,脸红润了,精神飒爽身体健康了。其甚感奇怪,不解其奥,逐叫来小和尚,问其究竟。在威逼利诱下,无奈的小和尚只好说出实情。
老和尚心想,深山峻岭,哪来的红兜肚小孩?莫非是仙草棒棰(人参)?于是,他从木箱中取出一根长长的红线,穿上针,递给小和尚说:“孩子如再来时,你悄悄地把这根针别在小孩的红兜肚上。”
老和尚又下山了,红兜肚小孩又来了。小和尚想把实情告诉他,但又怕老和尚处罚。小孩干完活计,准备返回时,趁其不备小和尚将针别在了小孩的兜肚上。次日,老和尚把小和尚锁在库房中,手持镐头,顺着红线,来到一株老松树下,只见那针插在一棵棒棰苗上。他高兴极了,举起镐头,恶狠狠地刨下去,不一会挖出了一个“参童”来。老和尚把“参童”带回寺里,放入锅中,加入水,盖好的锅盖上又压了块大石头。唤来小和尚,生火烧煮。这时,老和尚朋友突来寺中,言有要事,请老和尚下山一趟。老和尚难以推辞,只好随其下山。临别,老和尚反复叮嘱小和尚:“我不回寺,不准揭开锅盖!”
老和尚走后,不一会儿锅开了,锅内冒出一股香气,小和尚好奇,搬开石头,揭开锅盖,香气扑鼻而来,只见锅内煮着一只大棒棰。小和尚用勺舀汤放嘴里,又香又甜。美味的诱惑,小和尚不管三七二十一,索性将人参与汤吃喝一个光。老和尚办完事情,匆忙赶回寺中,急急打开锅盖,取棒捶。老和尚见锅里空荡荡的,棒捶不翼而飞,追问小和尚人参的去处。顺手取一木棍向小和尚打去。小和尚不知所措,在寺里奔跑躲藏,跑着跑着,顿觉两腿生风轻飘,悠然地腾空飞起而去。
老和尚见得这般情景,心想“参童”定是被小和尚偷吃了,懊悔不已。原来,锅中的人参就是红兜肚小孩。老松树下长着一对人参,自从那棵“参童”被老和尚挖走以后,没被挖去的这棵人参,伤心极了。老松树说:“好孩子,别哭了,这儿是住下去了,我带你到关东去吧。那里人烟稀少,我可以永远保护你。”人参不哭了,他和小伙伴们,跟随老松树来到了关东深山老林,寻得宜居之地长白山,安家落户了。从此,关内人参日渐稀少,直至消失,而长白山人参却有越来越多关于人参的药用传说。二.鹿茸的传说
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它是一种贵重的中药,可用作滋补强壮剂,对治疗身体虚弱、神经衰弱等症有一定的疗效。关于鹿茸名字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从前,有三兄弟,父母死了以后,他们就分了家。老大为人尖刻毒辣;老二为人吝啬狡诈;老三为人忠厚老实、勇敢勤劳,受到人们的称赞。
有一天,兄弟三人相约,一起去森林里打猎。老三勇敢地走在前面,老二胆小走在中间,老大怕死跟在后边。
走着走着,树林里发出了异常样的响声。老大、老二都吓得躲在大树后面,蹲下来不敢动弹,只有老三无畏地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哦!原来是一只长着嫩角的鹿。老三不慌不忙,端起了猎枪,扣动扳机,“砰”一声,马鹿被击中头部,倒在草丛里一动不动了。把鹿打死了,怎么分呢?“我看就这样分吧!大哥是一家之首,就应该分头;弟弟是一家之尾,应该分脚和尾巴。”狡猾的老二说,“我不上不下,不前不后,不头不尾,应该分身子。”尖刻的老大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打猎还分什么我大你小!最合理的办法是,谁打着哪里就分那里,打着什么分什么。”精明的老二就极力表示赞同。
忠厚的老三争不过他们只好提着一个没有肉的鹿头回家了。按照寨规,不管谁打得野味,都要分一部分给大家尝尝。老三难办极了,鹿头上一点肉也没有,怎么分给大家呢?他想出一个办法:去借了一口大锅来,满满两挑水倒进去。然后就把鹿头放到锅里煮,由于太少,鹿角也不象过去那样砍下来扔掉了,都放进去,熬成了一锅骨头汤,把汤给寨子里的每个乡亲都端去一碗。怪事出来了,吃了很多鹿肉的老大老二没有把身子补好,而喝了鹿头汤的人,却个个觉得全身发热,手脚有了使不完的劲,人也强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有经验的老人想,以前吃鹿肉从没吃过鹿角在一起做的,所以就没起到什么作用,这次老三把一对嫩角都放进去煮了,所以效果截然不同。”以后,人们反复试了几次,证明嫩鹿角确实有滋补身子的功效!因为嫩鹿角上长有很多茸毛,大家就把这种大补药叫做鹿茸了。
现代医学证明,鹿茸富含磷脂、多肽、生物胺类化合物、前列腺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元素、脂肪酸、脂类、甾体类、皮质醇等多种生理活性成份,其药理作用非常广泛,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性功能、血液等方面的疾病都有良好的疗效,且具有抗衰老作用、抗氧化作用、增强胃肠蠕动和促进分泌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等。
三.当归的传说
当归,是中医和血补血的要药,对人是百病可治,各有所归。故名当归。《本草纲目》载:“当归调血为妇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唐诗“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正应当归之名。在这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早以前.在岷山脚下渭水源头.住着—对恩爱夫妻.男的叫荆夫、女的唤秦娘。夫妻二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不久,秦娘怀孕生子,得了产后血症,荆夫四处求医治疗,不见好转,心里着急。一天,门口来了一位老道人,声称他居住在峨嵋山下,管种百草百药.医治人间疾病,如荆夫愿去求药,秦娘之病可治。荆夫听说能治好秦娘疾病,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前去。
他安慰秦娘一番,当即随老道前往。经过千里跋涉,终于到了峨嵋山。这里重山叠嶂.云海绵绵,仙洞天池,奇花异香,真是个神仙境地。老道人将荆夫领到一座茅庵旁,指着一种紫杆绿叶开着葱白伞形花序的植物说:“这就是你要找的那种药,现在正在开花,要得成药,最少要三年时间,今年采籽,明年育苗,到了后年才能栽种成药.还得施肥除草.精心护理,如有疏忽,时间倍增”。
荆夫按老道的指点,披星戴月,辛勤栽药。三年过去,所栽之药有了收获,他心里非常高兴,准备回乡给秦娘治病。临行之时,拜别老道。老道人将所栽之药捆在一起,交给荆夫说: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归,当归,当归!当归之名即从此来。
老道人边说边开得药方一剂,交给荆夫。荆夫接药,感激不尽,双膝跪地,再拜师傅:“不知此药能在吾乡栽种吗?”老道犹豫片刻说:“要种此药得有三个条件:适宜的气候.湿润肥沃的土壤,勤劳而有耐心的主人。吾观弟子家乡有此三宝,这里有少许种子送你,望能依法培植,解民疾苦。”
荆夫拜别师傅,星夜赶路,半月后回到家里,果然秦娘病已沉重,危在旦夕。他当即将所带之药如方配制,给秦娘灌服,病情立见好转.不久便痊愈。夫妻二人感激不尽,就将老道人所赠药籽依法种植,三年之后种成当归,岷山脚下,洮渭之滨,遍地栽种,异香醉人。
红桃K药业公司生产的三宝胶囊,以人参、鹿茸、当归这“三宝”为主要原料,精选二十一味名贵中药精制而成,具有补肾、补气、补血三大功效,并且三效同补,能快速恢复精、气、神,服用后气色好,精力充沛。
人参、鹿茸、当归、赤芍、丹参、杜仲、龟甲(醋制)、何首乌、菊花、灵芝、麦冬、牡丹皮、肉苁蓉、砂仁、山药、山茱萸、熟地*、菟丝子、五味子、玄参、泽泻
填精益肾,养心安神
肾阳虚引起的腰酸腿软,阳痿遗精,头晕眼花,耳鸣耳聋,心悸失眠,食欲不振
每粒装0.3g
口服。一次3~5粒,一日2次
36个月
国药准字Z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
更多健康资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