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阳高照,天朗气清。近日,记者一行慕名来到河南省邓州市长伟梅花鹿养殖有限公司所在地—夏集镇小耿营村董营组,受到了公司经理丁长伟的热情接待。
在金色暖阳照耀下,鹿苑里的小梅花鹿们格外兴奋,蹦蹦跳跳,来来往往,打打闹闹。小鹿们那满身浅黑色的花纹印在淡*色的冬毛上,映衬着朵朵白色梅花,格外美丽。它们一会儿舔舔鼻子,一会儿晃晃耳朵,一会儿甩甩尾巴,一会儿伸伸小腿,温顺灵巧、活泼可爱,讨人喜欢。
小鹿们正在欢闹,忽然看到来了“不速之客”,立即奔向鹿舍,伸长脖子,竖直耳朵,瞪大眼睛,紧张地盯着来客,察颜观色,唯恐来者不善,一举一动尽显灵动和机警。
“梅花鹿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原本生长在我国东北等地的山林中。养殖户为什么会想到在位置偏远的农村养殖梅花鹿,效益怎么样?”记者带着好奇、疑问和困惑,与丁长伟经理攀谈起来。当得知来意后,他豪情满怀,娓娓道来,回顾了在困境中奋斗的岁月,讲述了在探索中前进的历程,畅谈了在追梦中创业的故事。
背井离乡下东莞艰辛打拼二十年
丁经理遥想当年,感慨万千。他出身寒门,上有兄长,下有弟妹。那时,父母靠种几亩薄田为生,既要维持日常开支,又要供应四个儿女上学,常常入不敷出,生活极为贫困。丁长伟年少懂事,渴望靠读书改变命运。可是,只因家贫,他不得不过早地终止了学业。
俗话说:“穷则思变。”年8月的一天,为了摆脱贫困,丁长伟满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背上行囊,告别家乡,远赴东莞打工。
在东莞,丁长伟一下车就切身感受到超乎想象的美丽、繁华与喧闹。他无暇领略异域风情,迫不及待地去工厂应聘,最终被力克玩具厂聘用。他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勤学苦练制作技术,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受到了同事夸赞和领导好评。
丁长伟身处异域他乡,可忘不了父母的艰辛和家庭的贫困,暗暗发誓:“一定要靠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改变命运!”因此,他严守公司纪律,天天起早贪黑,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在这里,他兢兢业业,捞得了今生的第一桶金,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年12月,风华正茂的丁长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后,他和爱人是生活上的好伴侣,更是工作上的好搭档。20年来,为了摆脱贫困,创造幸福生活,夫妻俩比翼齐飞,风雨同舟,患难与共,先后在四个公司奋力打拼,积攒了数十万元,为日后创业奠定了基础。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年3月的一天,丁长伟在嫂子家(嫂子是福建省人,与哥哥同在东莞务工)偶遇其娘家叔叔。陈叔郑重其事地开导他:“我在香港做鹿产品生意数十年了,深知梅花鹿浑身都是宝,养鹿产业前景看好。你养殖梅花鹿不会错的!”
陈叔的话宛如灯塔照亮了前进的道路,又像路标指引了奋斗的方向。他和爱人经过反复商议,决定听从叔叔的建议,不再为别人打工,自己当老板,回家养鹿。
胸怀梦想赴东北勤学好问取真经
丁长伟深知,梅花鹿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自己至今还没有见过一次呢,养鹿谈何容易?!但生性倔强的他没有犹豫,没有彷徨,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借助叔叔牵线搭桥,只身远赴长春市双阳区梅花鹿养殖基地,取经问道。
在老板的陪同下,丁长伟参观了鹿场,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鹿场占地面积和养殖规模都很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美丽灵动的梅花鹿和潜力巨大的养鹿产业深深地吸引着他。他大开眼界,惊喜不已,更加坚定了养鹿的信心。
经了解,丁长伟得知,养鹿绝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学会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至关重要。为此,他决定留下来,一边取经,一边实习。
在鹿场的每一天,丁长伟总是第一个起床,最后一个休息。白天,他紧跟员工和师傅,一起喂养梅花鹿,悉心学习喂养和防疫知识,留心观察梅花鹿的生活习性。夜晚,他潜心钻研专业书籍,借助养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