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白山市境内长白山山脉是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人参作为第一宝,也是东北一宝,那么“挖参”可以算是东北独有的文化遗产。只可惜,过去的挖参人正逐渐老去,代代相传的“挖参”文化也在慢慢殆尽。我们有责任把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清晰、完整地呈现给孩子,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地域差异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与丰富化的文化体验。
白山境内长白山林区是个聚宝盆,漫山都是宝,蕴含着大量财富。人参,俗称“棒槌”,被誉为“百草之王”,是关东三宝中的第一宝。采参,俗称“放山”,又叫“挖宝”。
放山时间多在谷雨后到白露前这六个月,但最佳季节是农历七月下半月到八月间。这时正是人参成熟之际。鲜红的参籽十分醒目,加上有一种专吃参籽的棒槌鸟引路,所以比较容易采到人参,采参人称之为”红榔头市”。
放山时,能否避开猛兽,能否避免意外灾祸,能否挖到好参,事先都难以预料,所以对于有迷信思想的人来说,一方面要祭祖山*,祈求保佑,一方面就要遵守一些禁忌,以免得罪山*及药神而遭到某种惩罚。
长白山挖参人的禁忌最典型。挖参人启程放山,先要烧香上供,敬长白山挖参人的开山鼻祖山*爷一”老把头”,以求吉利。
压山即寻参时,不准随便说话,不准随意停下休息和抽烟。否则,谁说什么东西,领棍(拉帮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就叫你拿什么东西,即说蛇拿蛇,说蘑菇就要脱掉衣服背蘑菇。过去若有人”起黑票”,偷跑了人参,抓回来后,扒光衣服,绑在树上,让”小蚊”叮死。
放山人最讲究做梦,如梦见死人、出殡、白胡子老头、穿红衣绿裤的大姑娘、老太太、炝子(猎人的简易窝栅)起火等,都认为是吉梦,有时甚至按梦指示的方向去压山。此时,放山人抽烟叫“拿火”,做饭叫“端锅”,都谐“大货”之音,象征采得“大货”人参。
发现人参时,要有四句“喊山”问答的巫术语言和用”快当绳”(即红头绳)拴住人参的巫术行为、此外,还要遵守一些放山禁忌,如挖参人需要休息时不能互相喊叫,而是以敲树干为暗号,谓之“叫棍儿”,说”若是喊叫,麻达*会接应的”。实际上,大声喊叫,造成紧张气氛,影响挖参情绪。大树墩儿不准坐,说那是山*老把头的座位,坐了就鼻口流血。
其实人参是不容易找的,有时候在山里待上半个月,干粮吃完了,仍然一无所获,连颗茅草小参都找不到。但有时候运气好,进山没两天,就能找到一颗大参。
如果侥幸找到了人参,千万不能大声吆喝。要迅速地取出事先准备好的红绳,把露出地面的人参花茎绑住。据说,如果不绑住,人参就会跑掉。而且,越是大参,越容易跑掉。
绑住后,就要开挖了。这道工序,是一个非常细致的工作,会用到很多的工具,有小手斧、匕首、剪子、铲子、鹿骨针(或用其他兽骨制成)、棒槌锁数个(长70至75厘米的红线绳,两端各系铜大钱2枚,而且铜大钱忌用“道光”和“光绪”字样的,因忌讳人参会消失)。需要注意的就是在挖参的时候,不能挖断人参的任何一根须经。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挖人参时,嘴里千万不能说出“人参”这俩字。比如,你说:“哇,好大一颗人参啊“,那就完了,人参就会跑掉。你要这么说,“哇,好大一颗棒槌啊。”
挖出人参后,要用事先准备的红布包好。注意,一定是红布,如果用别的布,人参还是会跑掉。至于为什么,没人知道,只知道是前辈们留下的规矩,没人愿意去打破。
人参一般是成对生长的,在一颗雄人参的附近,一定有一颗雌人参。但挖参的人,是很难同时挖到这两颗人参的。因为你在拴住其中一颗时,另一颗已经跑掉了。
如果同时挖到了雌雄双参,那每颗人参的价格至少要涨上一倍。
在东北的深山老林里,每年有无数的挖参人怀着梦想或者说欲望进入深山,能够挖到人参的人,却是寥寥无几,大部分人都是颗粒无收,继续贫困潦倒。有的人甚至送了命,永眠在了深山中。
编审:史强
撰稿:张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