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药店竟在街边处。”
都说在新冠影响下大量实体店倒闭,有的店铺才刚开业就无法营业,等到解封开业的时候,已撑不住关门大吉。
但,传统药店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并没像其他行业大量消亡,反而有所增加。毫不夸张地说,“百步一个药房”并不是段子而是生活,这是为什么呢?
厦门l石鼓路上的药房
疫情下药店数量反增
在新冠影响下,药房的确也受到一定力度的冲击。即使作为行业翘楚的几大连锁药店上市公司,如一心堂、益丰药房、老百姓药房等药房也出现了客流下滑的现象。
年9月24日,厦门市场监管部门重拳整治未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的药店。其中,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已责令8家药店停业整顿,在对因疫情防控不力关停的药店展开“回头看”中,辖内2家药店被立案查处。
类似这样未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举措的药店很多,但除却防疫不当被要求整改或者关门的药店,就甚少听说药店倒闭的消息。
在国家药监局年第二季度《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中显示,全国药店数量已达57.9万家,仅今年上半年就新增加2.5万余家。
看到这边,相信大家跟小编一样产生疑问,门店数量不降反增,这行业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连锁药店单体药店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统计,截至年3月底,全国药店门店总数达56.1万家,其中单体药店门店数量为24.19万家,连锁企业门店数量31.91万家,连锁率提升至56.88%。对比年底,门店总数提升1.26%,连锁率提升0.67%。
图片来源:中商情报网
可以看出,近两年来的药店规模增长逐渐放缓,但单体药店的门店数这几年下来都是一个相对持平的数据,主要还是连锁药店的增长。
单体药店即“夫妻店”、“个体店”,遍布城市的众多单体药店还拥有相同的显著特点——“多、小、散”,经营灵活的同时,也存在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药店加入到连锁经营的行列中。
“几年前,我们小区附近只有两三家药店,现在已经七八家,很多都是连锁店。”家住厦门湖里区区的市民刘先生说,因为了解一点医药常识,平时喜欢买点药在家中储备,以备需要,因此经常和老伴逛药店。
这几年药店确实越开越多,出门步行几十米就是一家药店,确实更方便了,而且药店之间因为互相竞争,经常打折搞活动,购药更加实惠。
安全意识+药店自身优势
传统药店无论从数量还是规模上,并没有如当年的图书服装行业一样大量消亡,反而有所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①
近年来电商的快速发展,线上购物平台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购物的习惯。虽然现在网购物品非常的便利,但也有一些大家不愿轻易上网买的物品——药品。
一般来说,有的人会买些家庭常备的药物如整肠丸、感冒灵之类的,或是身体出现了某些症状才会去买药。大多数人在潜意识里会认为药品还是在药店购买比较安全,再加上药品的管控是比较严格的,有些药品是不可以快递的。
现在直播带货很火,但不曾看到有人在直播间推广某种药品的使用。况且网购的话是需要花时间等待的,如果平时有个头痛脑热,怎么会去耗上几天等网购收快递呢,直接去药店买上赶紧吃了治病要紧。
因此即使电商平台有卖药品,也不足以冲击线下的药店行业。
②
只要我们在马路上随意路过哪家药店,几乎都能清晰地看到在药店的门头上书写着“医保定点药店”六个大字,这就告诉你,在这家药店买药是可以刷医保卡的。
能刷医保是多么让人感到幸福的一件事。尽管药店的药品有点贵,但只要手中拿一张小小的卡片,就可以在药店里随意买自己想要的药品,给人一种不要钱的感觉。
这个优势在其他行业可没有,因此可刷医保卡就成了药店越开越多的决定性因素。
厦门l一家药店
③
医院开了第一次药后,一部分人就会选择去药店购买尽管药店的药品有点贵。除了医院便宜外,医院太麻烦。所以,非必要情况,大部分人还是选择在药店就近买药。
实际上药店的医院便宜,有时候反而更贵。不过,医院是没有的,消费者只能选择去药店购买。比如白蛋白,国家的政策限制了医生的一些处方自由,白蛋白价格贵但是住院患者又是刚需,就只能去药店买。
药店盈利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大健康用品的出售,现在人的保健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依赖保健品。当中不乏有一些年轻人,中老年人买一些营养口服液、洋参、鹿茸等补品,年轻人买一些VC、VB之类的保健品。
“本来去药店就想买个药,被工作人员推销,又会顺带买一些保健品,像益生菌,维C之类的。”消费者小云吐糟道,其实这些保健品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若说它有效果,短时间内也看不来,只能说是可有可无。不过这些保健品价格又比较昂贵,一旦购买,就会给药店带来盈利。
这大概就是如今药店遍地开花的原因吧!但,药店真的有那么赚钱吗?,我们继续来探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