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吉浙携手”新春民俗文化节在浙江杭州开幕。白雪皑皑的长白山脉、晶莹剔透的雾凇奇观、热气缭绕的养生温泉、冰湖腾鱼的查干湖……吉林元素再次点缀着西子湖畔,让杭州市民不仅在家门口就感受到了吉林文化,更身临其境地体验到吉林特色年味儿。
吉浙一家亲,携手再合作
近年来,借助对口合作的有利契机,吉浙两省多次往来交流、深度互动,有太多瞬间值得回味。
年9月,“精彩吉林·温暖相约—冬季到吉林来玩雪”主题推介会在杭州启幕,全景式、全方位、立体化地展示了吉林冰雪旅游。随后,吉浙两省推出“千万游客互换计划”,为相隔公里的万吉林人和万浙江人搭建了互动平台。
年被吉浙两省确定为旅游“企业互动年”。4月,原吉林省旅发委在杭州推出了“吉林72小时”“浙里出发去吉林”“百家旅企走浙江”等系列活动。9月,“浙江旅行商吉林行”活动完美收官……
近年来,浙江文化和旅游业立足落实“两山理论”,主打精品乡村旅游;立足打造万亿产业,主打全域旅游;立足加快小城镇整治,主打旅游环境综合治理……吉林省则充分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全力打造吉林旅游品牌,不断增强对外吸引力。冬季到吉林来玩雪,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内外朋友的首选。
“希望通过‘吉浙携手’新春民俗文化节这一活动,让浙江人民更多地认识吉林、感知吉林、走进吉林,促进两地旅游业更广泛、更密切地开展交流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开幕式上,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巡视员田云鹏说。
“花式组合”诚意满满
开幕式后,吉林省推介团为杭州市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艺演出。朝鲜族《扇子舞》《长鼓舞》《象帽舞》,二人转《锯大缸》,歌曲《欢迎你到延边来》等极具吉林文化特色的表演,引发了阵阵掌声。
非遗展场前也是人头攒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头琴制作项目首席代表性传承人白苏古郎正向市民们展示着马头琴的制作技艺,“作为传承人,我很荣幸能够把蒙古族的乐器带到杭州,让杭州人民了解蒙古族文化。希望能有更多人参与到民族乐器的制作和使用中,让民族乐器代代传承。”
此外,徐氏中国结、长白山满族撕纸、九台关氏满族剪纸……一件件饱含吉林文化元素的非遗作品,引得杭州群众驻足观看。活动现场还邀请了杭州市民亲自体验剪纸、撕纸、葫芦画等非遗作品的制作。非遗展馆内,现场制作的彪哥煎饼以及朝鲜族辣白菜、打糕等美食更是倍受杭州市民青睐。
吉祥之地诚邀四海宾朋
作为本次活动的重头戏,“浙里出发·去吉林”主题推介会也在当日精彩亮相。活动一开始,“北国风光·吉人吉祥”冬季暖场视频点燃了现场的气氛。随后,长春、吉林市、长白山等地经过精彩推介,也实景化呈现了吉林文化元素,将自然资源、风土人情完美融合,从吉林视觉、吉林味道、吉林体验、吉林情谊等多角度展示了吉林旅游。
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吉浙两省将促成旅游项目投资交流,实现两地共同提升;推动两地人民交互旅游,在浙江重点推出吉林研学游、红色游、康养游等特色主题旅游线路。借助西湖国旅的渠道优势和资源,助力吉林长白山、查干湖等景点引流,从而实现吉浙两省“千万游客互换计划”;促进两省旅游协会的互访,带动当地旅游相关企业的互相交流考察。
两地企业建立长效对接机制
活动中,吉林省结合产业发展优势,将省内优秀企业和人参、鹿茸、菌菇等特色商品引入,推广企业和产品品牌。其中,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中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农安县政府分别与杭州市商贸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现场签约;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长春腾润旅行社有限公司分别与杭州西湖国际旅行社现场签约。
吉浙两省还联合发布了“吉浙一码通”平台。平台以两省政府面向企业的政策服务、惠企的特色产品服务以及便民的公共服务板块3大核心板块为主体,围绕双方产业、产品、项目等进行信息发布和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吉浙统一的特色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产品渠道,以吉浙两地特色产品为主体,串联吉浙两地的新产品和线路,提升吉浙特色产品和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认知。
“吉浙携手”新春民俗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示了吉林的壮丽山水和喜庆热闹的关东大年,让浙江群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吉林、不一样的冬天、不一样的年味儿”。(通讯员仇鸿鑫光明融媒记者任爽)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