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秋雨一场寒,但没想到这么寒!”
上周末,
上海市民已收到“冷空气快递”,
纷纷“解封”自己的风衣、围巾、绒线衫,
有人甚至整理出
“秋裤”“小太阳”等御寒装备。
如此“断崖式”的季节切换,
很容易诱发疾病。
日前,医院门诊了解情况,发现前来问诊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感染、慢性关节炎等问题的市民有所增多。
81岁的王爷爷长期失眠,每两周都要来看一次中医。这几日,头痛症状愈发明显,血压也突然升高,因为有高血压史,他在家中悉心记录下了血压的变化。
周扬医生表示:现阶段要注意心血管系统疾病,尤其是一些老年患者,务必做好保暖工作;在气温比较低的情况下,很容易受一些外界的风寒,也可能出现一些呼吸系统疾病,大家一定要注意这点。
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养生实践也有章可循。
冬令进补
是中华民族防病祛病的医学文化,
民间有“冬令进补,来年打虎”之说。
提起冬令进补,一大特色就是膏方。医生姚亮介绍:膏方除了汤药之外,还有一些名贵的药材,比如阿胶、龟板胶、鹿茸等,这些能更好地起到预防疾病,扶正固本的作用。虽然现在距离立冬膏方开炉还有一段时间,医院的膏方门诊目前已经可以预约就诊。
王女士因为过敏引起了慢性咳嗽,长期喝中药,去年错过了膏方滋补的机会,今年她早早就来问诊,定制个性化配方。
医生姚亮补充到:医院的特色,每年都供不应求。近两年,每年的膏方都要近两万料。每个病人都是定制,一人一方一锅,过程比较长,所以我们预约的周期就比较长。
据了解,目前,医院膏方门诊开通线上预约和现场预约两个渠道,市民就诊后,待膏方制作完成,可以自行取药或在家中坐等快递。
医生提醒
膏方并非人人适用,对于某些慢性病的急性发作期,或脾胃功能障碍如出现口腻、呕吐、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者,应先治疗基础疾病和调整脾胃功能,再由医师诊治决定能否服用膏方。
记者:蒋碧玮
原标题:《天气骤冷!现阶段,医生提醒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