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江湖便流传这样一首打油诗。相信手机前的你也曾看过或听过:
人到中年不得已,保温杯里泡枸杞
枸杞难挡岁月催,杯里再加点当归
当归难补身体亏,放根虫草还不贵
虫草虽然是很好,鹿茸肾宝是绝配
。。。
早已迈过而立,步入不惑之年的你,此时上有双亲要孝养,下有儿女要抚育。曾经那个年少有为、意气风发的少年早已被充斥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现实生活磨平了棱角,成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中年大叔,开始越来越重视养生。
当你看到身边那些因为疾病、意外遭受重创的家庭后,便本能地寻求外界的帮助,以缓解自己的中年危机。当你开始认真审视那个不值一提的保险时,却发现保险似乎也并非一无是处。
但真的当你愿意相信并准备选择为自己添置一份保险时,却发现此时的保险公司很高傲的拒绝了你。乍一听,有点儿难以置信。有钱买不了保险?这显然不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印象。
接下来让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我们需要购买保险,怎样才能买到保险。
1、核保与健康告知
当你希望保险公司为你承担由疾病、意外、养老等带来的风险时,其实相当于你是在和保险公司做一笔交易一一你出钱,保险公司出承诺。交易就像赌博,赌注是你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用来换取这场赌局潜在的理赔款。
为了保证这场交易的公平公正,身为庄家的保险公司会在交易正式开始前,派出荷官(核保人员)对你义正词严地宣读一系列交易约定,但凡你有丝毫不利于庄家正常盈利的老千因素存在,便终止交易或者提高交易成本。
此处,举个案例,方便你理解:
被保险人:14岁,女性,既往无投保经历,健康告知无异常,体检结果:身高cm,体重kg,血压/75mmH3,余无异常。
核保建议:延期
解读:被保人为未成年人,体重超重明显,属于肥胖。青少年肥胖会引起多种代谢及内分泌的改变,成年后还会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导致其心理受影响,因此重疾险、住院医疗险达到拒保标准,考虑到为未成年人,予以延期。
“肥胖”这个在普通人甚至临床医学看来不过是正常超重,最多算个“亚健康”。却被保险公司归类为不健康“群体”而需要加费、延期、甚至拒保。
当你还在为保险公司的“歧视”生气和不解时,你可能不会想到,正是保险公司的不“通情达理”和核保员戴“有色眼镜”的“歧视行为”,才给了其他客户公平,保险费率的设定讲究大数法则,本质是对风险的定价。那种“来者不拒”的方式,不分性别、不分年龄、统一费率承保,早已被历史证明是不公平的,是错误的。
为了快速有效势薄助核保员履行工作职责,保险公司还专门给核保员配备了一款“秘密武器”,那就是健康告知。根据《保险法》规定我国采取询问告知方式。
因为遵循最高诚信原则的需要,健康告知主要询问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健康问题:最重要的部分。比如近期是否有疾病检查或住院记录等。
②职业问题:是否从事高危行业,比如高空作业、地下采煤等。
③生活问题:是否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酗酒、吸烟、爱好极限运动等。
以上三方面问题再加上其他零散问题,核保员最终会对准备投保的客户做出如以下图片所示的核保结果:
下面附一张重疾险健康告知表,以加深大家的了解:
是不是有点诧异,在你眼中“吸烟”、“喝酒”这些再也平常不过的生活小习惯,充其量也就算是危害健康而已,可在保险公司的眼里这些习惯通过量化后都成为了足以影响承保的潜在威胁。
那么,面对其他更加复杂的健康告知问题如果出现“我不会、我不懂”怎么办?在这里,我明确告知大家,大可不必对此担心。如果你从线下投保,中介人(代理人或经纪人等)会充当你和核保师之间的桥梁,你只需把你面临的问题如实告知即可迎刃而解,在现实生活中,这也是中介人必须掌握的基本核保规则,这个也可以成为你筛选判断中介人是否职业的标准之一。
如果你选择通过互联网渠道购买保险,在投保前遇到健康告知,既可以选择人工电话查询、也可以通过在线智能核保,总的来说还是颇为方便。具体的后面章节会做专业解析。
你与保险的距离,差的不只是钱。是一个真正健康的身体。
讲良心话,做正确事。
专注保险科普,《一龙探险》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