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圆明园带走的麋鹿,18只躲过了灭绝的命
TUhjnbcbe - 2025/1/21 19:29:00
麋鹿照片

年,也就是大清同治四年。时至秋季,因为中国环境与法国不同的缘故,刚来到中国的博物学家兼传教士阿芒·大卫一时之间无法入眠,他只能走出住的地方四处游荡起来。

不知不觉间他就走到了皇家猎苑,百无聊赖的他便在猎苑墙外欣赏着中国的动物,颇有一番我们现在逛动物园的意味。但突然之间大卫发现了一群陌生的鹿,他不禁之间欣喜若狂。

因为发现新物种对于身为博物学家的大卫来说无疑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强烈的好奇心在驱使着大卫想要了解这是什么物种。

但是因为当时的猎苑守卫森严,无奈之下的大卫只能选择先回住的地方再另做打算。

四处安家的麋鹿

回来之后的大卫处于严谨的求学态度与强烈的求知欲,一晚上时间都没有好好睡觉,第二天一大早更是再次前往皇家猎苑仔细欣赏这个奇妙的物种。

就这样,直至数月之后,大卫才通过花费20两纹银的代价成功买通守卫获得了一对鹿骨鹿皮,他也知道了这种生物在中国的昵称是麋鹿。

至于为什么仅仅是一头鹿就让大卫如此痴迷,则是因为它们独特的生长环境。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麋鹿就已经出现了。但是后来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逐渐扩大,麋鹿的数量呈直线式骤减状态。直至清朝初期,野生的麋鹿最终绝迹,而仅剩的一批又被圈养在皇家猎苑里,所以大卫的惊奇不无道理。

至于国外,因为麋鹿生存环境的特殊性,仅仅只在中国的长江与黄河流域所成长的它们从来没有出过国门。

所以虽然大卫为此花了20两纹银的代价,但其依旧欣喜若狂的将获得的标本送往巴黎进行鉴定。经过鉴定,最终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并且在鹿科中属于一个独立的属。

这一消息的提出瞬间使得欧洲大陆对中国这一新物种起了强烈的好奇心。自年开始,各国在华人士均通过各种手段从北京皇家猎苑弄走了几十头麋鹿,从此麋鹿出现在世界各地的珍奇动物园中。

草原上孤单的麋鹿

麋鹿的研究史较熊猫长了有三年之久,也就是因为这三年的研究,让麋鹿在后来的战争中有了灭顶之灾。

年,北京永定河河水泛滥,冲垮了猎苑围墙。但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在紧张的备战阶段,所以当局并未对此多加管理。这也使得许多的麋鹿趁此逃出围墙,本以为就此会获得自由的它们却在逃出不久就变成了饥民的口中之食。在后来清政府意识到需要修复猎苑围墙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

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清政府彻底失去对圆明园的控制。当时的皇室都自顾不暇,就更别提尚被圈养的麋鹿了,至此麋鹿在中国被彻底灭绝。

说起圆明园,其实早在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因为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当时的皇帝咸丰帝仓皇逃命,圆明园也被英法联军损毁。

麋鹿

但是!即便是咸丰帝仓皇逃命,他也忘不了带走皇家猎苑中的麋鹿,并且在路上对它们多加照顾。这可不是因为咸丰帝对麋鹿有多喜欢,相反咸丰帝还特别喜欢杀麋鹿。

自咸丰帝小时候开始,他的身子骨就特别虚弱,继位之后的他又因为坠马摔伤了腿,身体状态更是雪上加霜。况且咸丰帝在继位后沉迷女色,致使他的身体每况日下。

但咸丰帝贵为皇帝就有着常人不能比拟的特权,他听说喝鹿血可以保养身体之后便驯养了上百头鹿来供自己日常之需,其中更是不乏麋鹿等珍稀动物。

虽然咸丰帝以鹿血来保住自己的身体,但最终还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年咸丰帝去世,随后大清进入到了慈禧时代。

失而复得的宝贝

在慈禧掌握下的大清因为国力的日渐衰落,逐渐变成列强眼中的盘中餐,麋鹿也因为战争的影响最终消亡在中华大地上。

圆明园被战争破坏

所幸,年起被列国通过各种方式弄走的麋鹿没有受到战争的摧残,成功延续下来。但也是因为水土不服等因素的影响,麋鹿的种群规模在不断缩小,其也在地球上趋于灭绝。

年,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出重金将失散在欧洲各地的18头麋鹿悉数买下,放养在乌邦寺庄园内。

这18头麋鹿也成了目前地球上所有麋鹿的祖先。

在经过多年的悉心培养与照顾之后,到二战时期英国所圈养的麋鹿到达了头。因为怕战争的破坏,乌邦寺庄园开始将麋鹿送给世界各大动物园,而中国同样因为战争的影响,并没有收到麋鹿。

麋鹿

后来直至新中国建立,麋鹿重返中国的计划才正式开始实施。最先在与年中,北京动物园先后得到的一对与两对麋鹿,但是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最终它们还是没有形成种群。

年,在经过多方面的考察之后,最终经过多方努力,英国方面决定将22头麋鹿送往中国的南海子(原皇家猎苑),至此这种在中国灭亡近百年的物种成功回到了它们最后消失的地方。

年,39头麋鹿又被送到了江苏盐城,麋鹿历经千辛万险最终回到了它们祖先最后的栖息地。

时至今日,这些麋鹿在原来成长的环境下已经慢慢变成了一个种群。甚至在年,世界第一头纯野生的麋鹿在中国出生,麋鹿成功回归祖国的怀抱。

英国乌邦寺庄园

荆州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这是说明自古以来在荆楚地区就有着麋鹿生活的痕迹,所以当中国收到英国所赠予的麋鹿的时候,便当机立断的在荆楚地区建立了多个保护区来保护它们。

麋鹿终不迷路

对于麋鹿这种食草性动物而言,它们并没有很强烈的攻击性。并且身处鹿科的他们也没有很快的逃跑技能,性情温和。所以数量较少的麋鹿在中国甚至在世界都需要进行保护。

而在中国古时代,因为商周时期的麋鹿种群异常旺盛,所以统治者们更多的选择是猎杀麋鹿为乐。况且由于麋鹿本身的特殊性,类似鹿茸、鹿血等物均被列为强身治病的药材,所以使得那一段时期的麋鹿数量下降迅速,最终在清朝初期濒临灭亡。

麋鹿照片

所幸后来随着新中国的建立,麋鹿种群回归祖国的怀抱,回到熟悉环境的鹿群仿佛如鱼得水一般立刻发展了起来。

在后来的长江流域特大洪水中,一部分在湖北的麋鹿保护区因为洪水的缘故被冲坏了围栏,麋鹿又一次因为水灾的缘故回归大自然的怀抱。

但是这次的麋鹿却没有像上次一样刚出囚笼便入虎口。这次的麋鹿成功逃到了洞庭湖地区,彻底摆脱人类的束缚,也因此它们独自形成了一个可以自我维持的野生群种。

在经过长久的发展之后,麋鹿种群开始在洞庭流域安家落户。而且长江中下游作为中国的鱼米之乡,人口密度也慢慢在增加,所幸这次没有爆发很明显的人鹿冲突。

麋鹿身为国家级保护动物,一直在受到严密的保护。并且人类活动区域与麋鹿的活动区域也没有很大的重合,所以双方一直以来平安无事。

落日下的麋鹿

而且经历过麋鹿灭绝的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种群平衡的重要性,所以对于麋鹿的活动人类也多加干涉,甚至那些还在保护区中的麋鹿也在逐步被放归到大自然中。

它们找到了自己的家,也找到了适合自己去生长的环境,甚至找到了未来发展的道路。

它历春秋,它游诸国,它今归来,它亦归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圆明园带走的麋鹿,18只躲过了灭绝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