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首页 » 常识 » 灌水 » 互联金融双向渗透形成新产业形态
TUhjnbcbe - 2020/6/11 12:56:00

互联金融双向渗透形成新产业形态


13日开幕的互联大会上,互联金融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受到金融机构、企业、*府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关注。对于互联时代的金融新格局,市场人士认为,以平台规则主导的互联金融模式正在形成,而新的业态也正倒逼传统金融变革。在监管方面,专家则认为当前应该完善资质管理,控制系统性风险,淡化过度审慎的监管。


碰撞


6月,阿里巴巴发布 余额宝 ,7月新浪发布 微银行 ,8月腾讯发布微信5.0与 财付通 打通,做游戏的巨人络近期也推出 全额宝 互联巨头们抢滩金融市场,动作频频。


正如国泰君安董事长万建华所言,互联时代,技术很多时候像寓言中的 阿拉伯骆驼 ,一旦传统金融这位 主人 允许它进入 帐篷 ,一场反客为主的游戏就开始了。


支付是金融的基础设施,而阿里金融即将推出的 信用支付 则是通过撬动移动支付,逐渐变革未来的金融活动形态。13日市场再度传出消息称: 阿里信用支付快则这个月底全面上线,慢则下个月初上线。 而阿里金融一位相关负责人向表示,该业务仍在内测阶段,上线时间尚未确定。他强调 信用支付 业务属于个人消费信贷,不同于目前的银行信用卡,但同时也不否认 未来我们可能将不再需要信用卡 。


骆驼 进入 帐篷 后,一种全新的金融业态略现雏形,一场平台金融的争夺也正悄然发生。移动互联时代,越来越多的产业都朝着平台化商业模式演进,企业想要立足要么成为平台,要么成为平台的参与者。截至二季度末,阿里小微信贷平台已经累计为超过32万家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需求,累计投放贷款超过100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87%。一场银行与阿里的博弈也悄然进行。在与大银行合作受挫后,阿里金融被曝正筹划 聚宝盆 计划,根据计划,阿里云与支付宝筹备联合为国内区域性小银行输出云计算服务能力。更有消息称,几家大银行成立了一个类似 打阿里指挥部 的虚拟组织,当他们提前获悉阿里金融将在产品方面有所动作时,就会上报至监管机构,导致阿里金融的一些产品无法发布。


从京东了解到,该公司P2P业务正处在紧张的论证阶段。京东集团副董事长赵国庆13日明确表示,未来将会大量投入互联金融。此外,腾讯也致力于打造互联金融平台,通过微信5 .0版本即将实现的微信支付作为基础,在绑定大量银行卡和微信账号后,个人就可以做线上、线下的购买。


美国投资机构Colum bia Capital投资经理张超对表示,相比银行和传统金融机构,互联企业不具备推出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但是,互联企业具有技术优势,在运营上也更具灵活性。


转型


平台金融争夺开战


新业态倒逼传统金融 触


技术变革对于互联企业而言 游刃有余 ,但传统金融行业却感受到了巨大压力。银行、基金、券商等机构也开始调整战略,吸收互联技术,以适应全新的金融业态。


目前,传统金融机构发展互联金融模式大致有两个方向:一是将传统业务的运营嫁接到互联、移动互联上;二是基于互联、移动互联本身的特质,创新设计新的金融服务功能和业务种类。


平台经济的出现,对银行的组织机构、营销方式和产品带来革命性变化。 华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总经理卢小群表示。


卢小群介绍,许多银行如今都在不断进行创新,如建行、工行、国开行和阿里巴巴进行合作,开办络带宽;建设银行在2012年6月,自建了电子商务,注册会员150万户,交易量达100多亿元。


在证券行业,券商布局互联金融持续升温。包括国泰君安、中信证券在内的五家券商近日已向证监会上报互联金融创新方案。继国泰君安、华泰等券商先后成立络金融部后,近期某东部券商也在着手调整公司组织架构,新设电子商务分公司,以分公司形式布局互联金融。在此之前,方正证券率先在淘宝 天猫商城 开业销售咨询产品;华创证券则开办上商城销售奢侈品。


尽管证监会表示目前仍然没有新批券商牌照,包括络券商,但是一位大型券商负责人此前表示,拟引入大型互联企业做战略投资者,合作设立上证券公司。而监管层方面也表示,将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局部金融风险的底线上,积极推进券商创新。


在基金行业,近期30多家基金公司的淘宝直营店也将陆续开业。伴随着微信5.0版本的推出,独立第三方基金投资顾问公司好买财富随即推出业内首个微信基金交易平台。


不过,传统金融行业的各种 触 尝试的收效尚不明朗,金融机构自身的转型也是 摸着石头过河 。一位规模排名居前的基金公司市场负责人就表示, 互联技术发展实在太快,我们其实也不太清楚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但可以肯定,如果现在不做,一定会被市场淘汰。


挑战


审慎监管方式或淡出


创新始终走在监管之前,而来自互联企业和传统金融机构层出不穷的 创新 ,也给监管层提出了新的挑战。


8月3日,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陆金所)发文称,根据国务院的有关批示,相关部门组成了互联金融发展与监管研究小组,8月1日专程到沪、杭两地进行调研。调研组表示,在新的技术形势下,互联金融将会导致原有的监管手段难以适应新的要求,并且互联金融的跨界经营方式,也需要各监管部门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协调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强调,当前要处理好互联金融发展、监管市场的创新和行业自律的关系。 对于互联金融来讲,怎么监管,谁来监管,还需要做大量的调查和认证。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一切有利于包容性增长的金融活动、金融服务,都应该受到尊重和鼓励。


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司长徐愈在出席当日论坛时也指出,各类互联金融业务的发展,需要金融监管体系、互联安全防护络与信息安全体系,对用户的金融信息保护等问题进行研究,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以有效防范和化解互联金融风险。该部门将与相关司局一起推动互联金融,对金融服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安全等重要问题,积极配合人民银行开展相关研究。


在新的金融业态和模式形成后,金融机构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弱化,金融机构跨领域经营发展将成为常态。万建华指出,在此趋势下,传统过度审慎的监管思路反倒可能束缚创新。平台金融的当务之急,是要完善资质管理,比如制定门槛,让资产规模足够大、信用评级足够高的会员进场,并借助技术手段进行严格的动态管理。而监管者可在早期适当放松创新环境、鼓励尝试,在市场发展不同阶段逐步增加控制和监管。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谢平也表示,在互联金融模式下,针对现在金融机构的审慎监管可能退出,而转向以行为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为主。

1
查看完整版本: 互联金融双向渗透形成新产业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