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即将到来的秋季,我们早知道 [复制链接]

1#

秋季具体是指什么时候?

秋季,指农历8、9、10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今年立秋是8月7号。秋季,暑夏的高温已降低,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且秋风带来秋季宜人的景色。此时切勿因眼前的美景忽视了养生。许多因素往往在不经意间影响着您的健康,且夏季过多的耗损也应在此时及时补充,所以秋季亦应特别重视养生保健。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过后气温逐渐由升温转成降温,气候虽然早晚凉爽,但人极易倦怠、乏力等。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此时进补十分合适。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秋季,在燥气中还暗含秋凉。人们经夏季过多的发泄之后,机体各组织系统均处于水分相对贫乏的状态,如果这时再受风着凉,极易引发头痛,鼻塞、胃痛,关节痛等一系列症状,甚至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老年人和体质较弱者对这种变化适应性和耐受力较差,更应注意防凉。

秋季养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一、饮食方面

我们可以多吃一些宜养阴,滋润多汁的食物。例如:

1、洋葱

服用添加糖的洋葱浓汁,可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洋葱中含有大量的天然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白喉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大肠杆菌等都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2、鹿茸

鹿茸分为梅花鹿茸和马鹿鹿茸,它有温肾壮阳、补益精血和安胎的作用。可以治疗阳虚所引起的四肢发凉、头目眩晕、腰膝酸软无力等症状。对肾阳虚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食用方法:可以泡水、泡酒、炖肉或直接服用。

3、芝麻

《神农本草经》中说,芝麻能够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精益髓。芝麻中的维生素E能防止过氧化脂质对皮肤的危害,治疗各种皮肤的癌症,使皮肤更加白皙光泽,其养血的功效对皮肤粗糙、干燥也有很大的改善作用。秋季气候比较干燥,此时多食用一些芝麻会使皮肤变得细腻光滑、红润光泽,并且吃多了也不用担心会发胖,减肥的美眉可以放心食用啦。芝麻的吃法也变得多种多样,比如:熬粥,将熟芝麻撒在熬好的粥上搅拌均匀,不仅可以增加粥的的味道还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还有更为便捷的食用方法:黑芝麻丸,采用特殊工艺,小小一颗方便携带,口感也比较软糯味道醇厚。

除了以上几种杂粮外,白米、小米、糯米、玉米、黑豆等也是非常适宜在秋季食用的。

二、生活习惯

1、早起早睡

早睡以顺应阴精的收藏,早起以舒达阳气。近代研究表明,秋天适当早起,可减少血栓形成的机会;起床前适当多躺几分钟,舒展活动一下全身,对预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义。

2、预防感冒

秋季感冒增多,预防感冒,首先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其次室内的空调温度不要过低,一般在25℃~27℃最好。秋季是疾病的高发期,遇到疾病一定要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3、适时进补

常言道:“秋季进补,冬令打虎”,但进补时要注意不要无病进补和虚实不分滥补。中医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病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还要注意进补适量,忌以药代食,提倡食补。秋季食补以滋阴润燥为主,如乌骨鸡、猪肺、龟肉、燕窝、银耳、蜂蜜、黑芝麻、核桃、藕、秋梨等。这些食物与中药配伍,则功效更佳。

4、加强锻炼

秋天气候渐冷,衣服不可一下增加过多,有意让机体冻一冻,经受一些寒凉之气的锻炼,这也是增强机体对冬季寒冷气候的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运动锻炼的好时期,尤其应重视耐寒锻炼,如早操、慢跑、冷水浴等,以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