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日俄势力的平衡者从东北大环境看张作霖的崛 [复制链接]

1#

本文是连载文章

张作霖的一生是一个传奇,是乱世草根逆袭者的典范。他做过“土匪”、“马贼”,参加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投靠过俄国人、效忠过日本人,发迹于清朝,成长于袁世凯时代,辉煌于北洋后期,最后贵为中国民国陆海军大元帅,成为北洋政府最后一任元首。关于张作霖的评价,见仁见智,今天我们不做人物臧否,只论人物事迹,从东北的特殊大环境之中,探究这位东北王的崛起之路。

张作霖(剧照)

在说张作霖的事迹之前,我们先看看张作霖的舞台——东北。

中国近现代史上,东北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由于毗邻苏俄和日本,处于红白两大帝国夹缝中的东北大地上,一再发生影响甚至改变中国国运的特大事件,如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东路事件、九一八事变、张鼓峰-诺门坎战役、八月风暴、国共东北争雄、朝鲜战争、一五计划重工业基地、珍宝岛战斗等。

东北地形图

满清入主中原后,天下成了满人的天下,大量旗人入关,对中国实行满人民主专政,享受胜利果实。东北是个好地方,但那时不是,这块黑土地当年除了盛产人参鹿茸皮毛等土特产外,要啥没啥,是名副其实的苦寒之地。

康熙帝为了保护自己老家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同时为了维护旗人地主的利益,下令对东北实施禁封政策,禁止移民东北,禁止搞东北大开发。旗人出关,汉人不能入关,东北就空了出来。据统计,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东北人口才突破了万。

与东北地广人稀相反,关内很多地方人稠地狭,尤其是山东、河北、山西等地,该开发的土地都开发了,可是人口却不断增长,加之黄河流域灾害连年,很多农民都被迫加入了无产阶级的队伍。

那时候的农民虽然没有电视和手机,但对东北的情况还是知道一些。“你们守着金山银山不开发,那俺们就帮你们开发。”抱着这个目的,中国北方大量破产农民冒着杀头的危险向东北挺进。

这些人为了找一片安身立命之所,拖家带口,扶老携幼,踏上了漫漫征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闯关东。闯关东与当年美国西进运动很类似,只是美国牛仔多了几分血色和浪漫,中国农民多了几分苦逼和狼狈。

19世纪俄国侵占中国东北领土

就在闯关东缓慢进行的同时,北边的俄国人又杀过来了。俄国人的侵略方式比较低级,他们不要求开放通商口岸,也不要求自由传教,他们喜欢吞并。很快,俄国人就侵占了中国东北的一百多万平方公里领土,杀到了黑龙江北面。清国软弱可欺,俄国人大喜:人傻,地多,速来。

吞并一片人口众多且经济富庶的的地方有点困难,因为存在咀嚼和消化的问题,相反,吞并一块人烟稀少的土地就容易的多,没什么阻力,即使有零星的一点人,统统杀掉就OK了,比如海兰泡和江东六十四屯。

俄国人威胁到了满人的老家,清国也顾不得龙兴之地的风水了,不得不采取措施应对危机。清廷采取的措施是移民实边:军队打不过你们,那就让老百姓去吧,反正中国人多。年,清廷正式下令东北弛禁放垦,全面开禁,鼓励人们移民东北,开荒种地。

闯关东剧照

历史的闸门一旦打开,汹涌澎湃的潮流便不可遏制。成千上万的贫苦农民开始名正言顺的移民东北,到年,东北的人口突破了万,到年,东北的人口突破了0万。

张作霖的曾祖张永贵就是闯关东的一员,那一年(具体哪年不可稽考),张永贵拖家带口,一路乞讨,从河北来到了辽宁凌海,自带干粮开发大东北。中国农民最大的特点就是勤劳,耐吃苦,张永贵也不例外,凭借着一不怕死,二不怕苦的精神,张永贵终于发家致富了。

张永贵的儿子张发,大体上维持了张永贵白手起家挣下的家业,张发死后,四个儿子分家,老三张有财带着自己的那份遗产来到了海城。张有财不是一个有才的人,每天游手好闲,赌博瞎混,后来因为欠赌债被人给做掉了。

张有财就是张作霖的爹,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年,13岁的张作霖和二哥张作孚前去报杀父之仇,不料枪走火伤了人命,张作孚被捕,张作霖逃脱,母亲王氏带着张作霖等几个孩子回到娘家。为了养家糊口,张作霖学过木匠,当过货郎,买过包子,这一切都无法改善生活,于是母亲王氏便改嫁到了村里李兽医家,张作霖跟着继父学了一段时间兽医,后觉得脏又没有前途,就放弃了。

作为一个贫困青少年,张作霖对读书有点兴趣。由于没钱上学,也没有希望工程,他便经常到私塾的窗外偷听。教书先生看他好学,免费收了他,还提供笔和纸。这样,张作霖认识了几个大字,脱离了文盲的行列。

那时的东北治安很差,由于移民太多,各种利益和文化冲突需要时间磨合,而且清政府对东北的控制力很微弱,贪官污吏横征暴敛,加之俄国人虎视眈眈,到处搞破坏,所以东北一时风云激荡,土匪蜂起,响马蚁聚。东北之大,已容不下张作霖的一张书桌,不得已,张作霖开始四处流浪讨生活。

大的环境决定了张作霖的文化水平只能是小学肄业。其实,出来混,小学肄业就足够了,高学历不仅多余,还是负担。因为懂的多,就容易多想,多想就容易瞻前顾后,而且还有道义的束缚,不敢放开手脚,以致坐失良机。相反,半文盲们大都敢想敢干、猛冲猛打,从来不考虑什么一将功成万骨枯,这样就能第一时间抓住机会。读书最多可以把人培养成王佐之才,不会教人王霸之才,王霸之才靠的是胆识,这是天生的,后天学不来。放眼中国历史,试问哪个英雄的文化程度很高?

甲午战争剧照

年,中日战争爆发,清军在营口招兵,流浪到此的张作霖响应号召,申请入伍,并有幸通过了体检和政审,成了清军将领宋庆麾下一名骑兵。巧的是,曹锟当时也在宋庆麾下,两人算得上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只不过曹锟是正规军校毕业的,一来就是小军官。张作霖在军队里表现不错,马上射击的功夫很好,也被提拔成了小军官(哨长)。

年,甲午战争战败后,张作霖逃回了家乡,重操旧业,干起了兽医。这一年,张作霖20岁,娶了同村地主家的女儿赵春桂,赵春桂是张作霖的原配,也是张学良的生母。张作霖不甘心做一个兽医,便前去投靠大侠冯德麟。冯德麟是辽西南的扛把子,以侠义著称,他地盘广大,马仔众多,黑白两道都吃得开,见张作霖来投,便把他安排在了手下董大虎麾下。从此,张作霖加入了绿林,成了一名胡匪。

年,义和团运动到达高潮,紧接着八国联军侵华,俄国人乘机出兵13万占领了东北,清政府在东北的政权几乎全部瓦解。沙俄军队烧杀抢掠,强盗土匪四处横行,到处都是散兵游勇,遍地都是乞丐难民,东北各地一片混乱。

政府跑了,总得有人代行职能。张作霖瞅准机会,果断转行,在地主岳父的支持下,张作霖在村子里成立了一个二十多人的民团,由他自己当队长。民团就是保安团,负责维持地方治安,当然,张作霖提供的服务不是免费的,受保护的人需交纳一定的保护费。

张作霖的保安团不是独创,市场份额也不大,因为他的那些同行如冯德麟、杜立三等人也在搞类似的经营。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张作霖的保安团也不例外,如果想要留住顾客,必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否则就可能被淘汰。

张作霖很会经营,他的保安团也很给力,外拒土匪、内防盗贼,赢得了当地人的口碑。人们都高呼:保安团的天是晴朗的天!并亲切的称保安团为保险队,称张作霖的地盘为保险区。很快,张作霖保护的村子达到了二十多个。

年,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沙俄同意分批从东北撤军,清政府开始恢复东北的政权。张作霖的民营服务公司(保安团)受到了垄断国企(清政府)的强力打压,难以为继。张作霖在两个当地士绅的担保下,接受了政府的收购,被编入巡防营,类似于现在的武警。从此,张作霖进入了体制内,当了一名管带(营长)有了自己的班底。

日俄战争(剧照)

年,日俄战争爆发,东北成为日俄两大帝国厮杀的战场。清政府虽然宣布中立,但是事实无法中立,因为日俄两国都派出间谍收买中国的武装力量为自己效力,不管是政府武装还是非政府武装(胡匪)。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胡匪都卷入了战争,比如之前说过冯德麟,就率部参加了了日本人招募的“东亚义勇军”,以游击战的方式袭击俄军。张作霖毕竟是体制内的人,不敢明目张胆的违背中立,但是偷偷摸摸的捞一票还是可以的。战争初期,俄军占有优势,张作霖便秘密为俄军效力,索要弹药粮饷,战争后期,日本人占了上风,张作霖便为日本人效劳,索要弹药粮饷。一场日俄战争下来,张作霖吃了很多金币,获得了很多经验值:不仅部队队伍壮大了,自己也学会了左右逢源应付复杂环境、处理重大事件。

年轻的张作霖

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告终,东北一分为二,南面成了日本的势力范围,北面还是俄国的势力范围。年,张作霖奉盛京将军赵尔巽之命,将手下的巡防营扩编成了五个营,年,东北总督徐世昌命令张作霖率部剿灭辽西巨匪杜立三,杜立三是张作霖早年的同行,两人关系很好。

义气与前途,选哪个?《投名状》讲得很清楚了。张作霖以招安为名,摆鸿门宴诱杀了杜立三,用兄弟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张作霖因功官升一级,成了统领(团长)。此后张作霖开始奉命四处剿匪,其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率军深入千里草原,击败了入侵内蒙的叛国蒙匪陶克陶胡,维护了民族利益。张作霖的壮举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年,清政府将张作霖所部扩编为七个营。

年,辛亥革命爆发,大清王朝覆灭在即。东北总督赵尔巽发现奉天(今沈阳)人心不稳,没有安全感,急招巡防营将领吴俊升率兵来护驾。当时,张作霖的几名部下正在奉天讲武堂进修,听到消息后,立马给张作霖捎信:老大,表现的机会来了!

赵尔巽

张作霖接信后,星夜率兵赶来。赵尔巽看到张作霖第一个率兵前来护驾,不仅没有怪罪,反而赞赏有加。张作霖也很会演戏,表示坚决反对革命党人的反革命暴行,坚决反对奉天独立,誓死保卫宣统皇帝,誓死捍卫赵总督。赵尔巽对此很感激: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张将军真是大清国的忠良!

当时,各省新军都在闹事,奉天新军首领蓝天蔚也要求赵尔巽宣布奉天独立,张作霖听罢拍案而起,拿毛巾包住水杯冒充炸弹,恐吓蓝天蔚等人,反对独立。蓝天蔚无奈,同意赵尔巽暂缓独立。蓝天蔚离开会场后,张作霖很担心,害怕蓝天蔚率军灭了自己,因为蓝天蔚的新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战力十分强大,要灭张作霖是分分钟的事。

出乎张作霖意料之外,蓝天蔚没有教训张作霖,而是离开东北到河北与冯玉祥等人策划滦州起义去了,张作霖虚惊一场。张学良在回忆录中说道,他始终无法理解蓝天蔚为什么离开,为什么离开的那么彻底,因为当时蓝天蔚是奉天最有势力的人,只要他坚持不走,张作霖没有出头之日。

张作霖这次又赌对了,赵尔巽从此对张作霖信任有加。年,张作霖通过赵尔巽的关系,搭上了袁世凯,被任命为关外练兵大臣,旋即又被任命为二十七师中将师长。

辛亥革命后,大清任命的东北三省总督的职位就不能再用了,于是赵尔巽就成了奉天都督。赵尔巽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大知识分子不太适合待在风口浪尖,果然,风云际会,赵尔巽对错综复杂的时局有些玩不转,加之年老体弱,决定退位让贤。袁老板也很体恤老赵同志的苦衷,批准了退休。

这赵尔巽赵大人告老还乡之后,暂时退出了政治舞台,加入了文史舞台,继续发挥余热。我们知道,按照中国的传统,一个朝代灭亡之后,新的朝代一般会给前朝修史,现在清朝灭亡了,民国也要给前清修史,于是,袁大总统返聘赵尔巽主持编修清史。

清史稿

由于有错误的三观指导,加之政局多变经费不够,赵尔巽的清史虽然编完了,但是其中有很多纰漏错误,恶评如潮,赵尔巽也还有点底线,没有关闭微博评论,也没给自己的作品打一百分。他不敢把编的书叫《清史》,而是定名为《清史稿》。

年,也就是编完《清史稿》的当年,赵尔巽病逝。同年,赵尔巽的老下级张作霖当上了中华民国海陆军大元帅,成为中华民国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

从二十七师师长到大元帅,张作霖是如何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呢?下篇分解(待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