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终于治好了 https://m-mip.39.net/czk/mipso_6029975.html地名记忆
从茶陵古城墙迎湘门进入,到二总街的直角拐弯处,再往北到达关帝庙的这条街即过路街。老街坊说,这里以前的居民以郭姓和王姓为主,曾叫郭王街,后来便习惯叫过路街。这条街不长,约米的样子,但古民居和遗迹不少,引来不少游客。
过路街。
(一)
湖南省银行茶陵办事处就坐落在过路街的西边。这是一栋上世纪30年代极为普通的民居,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青砖黛瓦,古朴端庄。
创建于年、在当时颇具规模的药店——劳九芝堂在“文夕大火”中损失惨重,大量的鹿茸、麝香、灵芝、人参等名贵中药材在大火中化为乌有。劳家的后代劳绍矶是一位银行家,为了抗日救国,租借此房创办了湖南省银行茶陵办事处。同时,成立于年7月的湖南第二保育院,也收容了长沙“文夕大火”后以及岳阳、临湘两个沦陷区的难童多名。
湖南省银行茶陵办事处旧址。
为确保儿童安全,湖南第二保育院决定将院址从长沙迁往茶陵下东乡一位乡绅的私人住宅里。在河干水浅的深秋十月,老师冒着日军的轰炸,带着难童乘坐几十艘民船,经湘江到洣江,一路颠簸,历时18天终于到达目的地。
新院址虽然设备简陋、条件艰苦,但为孩子赢得了4年多的受教育机会。在这段时间里,湖南第二保育院在茶陵对孩子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知识文化教育、战备教育及生活自理教育,让这些离乡背井、饱经战争忧患的难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虽然学生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一,但因为难童特殊的身世和经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很高,加上老师因材施教,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年,第一批学生18人全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位于茶陵的湖南省立第二中学(今茶陵一中)。他们中不少人后来考上了大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年湘北会战,湖南第二保育院开始了第二次转移,离开茶陵向酃县(今炎陵县)出发。
春去秋来,转眼多年过去了,这座民宅依然保存完好。房子无人居住,门窗陈旧、粉墙斑驳,门前丛生的杂草仿佛在向来来往往的人们讲述着并不遥远的故事。
(二)
走到过路街的最北端,眼前赫然出现一截建筑遗址。仔细一瞧,原来是一所学校的校门,门楣上清晰可见“城关中学”4个字。墙壁上色彩斑驳,重叠着模糊不清的对联和标语,留下属于那个年代的印记。城关中学的右边,并排有几座同年代民居,它们待在一起,相互陪伴着,以一种慈祥的姿态淡然老去。这样原汁原味的画面,总让人惊喜并心怀感恩。
城关中学遗址。
当地人称呼这里为关帝庙。与关帝庙(即武庙)并排一起的,还有龙王庙、宜公讲堂、节孝祠。《茶陵州志》中记载,关帝庙在明朝洪武年间由指挥使郑质修建,此后迭经兴衰,毁建多次。每年春秋仲月,官府选定日期到关帝庙祭祀,且由最高行政长官主祭。此外,在关帝的诞辰之日也要进行祭祀,对参与的人员、仪式、祭品、祝文等都有详细规定。
后来,茶陵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改革声中开始创立学堂。由于财力和时间上不允许新建校舍,因此校舍便占用了孔庙、土地庙、龙王庙及各族姓祠堂。例如,陈家祠的私立洣云小学,七总街罗家祠的县立中学,刘家祠的县立第一区高级小学,江西会馆的豫章小学……
五四运动后,在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口号声中,茶陵的妇女运动也蓬勃兴起。茶陵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谭道瑛以关帝庙为校址,创办了茶陵女子学校,招收了两个小学班,一个普通班,一个成人班。从此,香火鼎盛的关帝庙便活跃着一群渴求知识、追求进步、积极向上的妇女。从当时留下的照片来看,绿树掩映下的关帝庙,显得静谧幽深,神圣庄严,也是办学的理想境地。
由于风气初开,入学的女子不到人,但是社会影响极大。她们不仅学文化、学缝纫、学刺绣,还勇于接受新思想,敢于冒着风险支持革命、参与革命,不少学生成了当年茶陵妇女运动的骨干。在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她们以身作则,带动全县妇女剪发髻、放缠足、学文化、斗土豪,有力地打击了封建势力,在茶陵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一页。可惜年“马日事变”后,这所学校被迫停办,仅存在一年多。
国时期的关帝庙。
年8月,茶陵和平解放,各类学校照常开学。年,由首善镇中心学校和正本小学合并成立的民主小学,地址就设在关帝庙。于是,沉寂多年的关帝庙又飘荡起琅琅读书声。年,民主小学改为第一完小,也称民主完小,成为茶陵县重点完小。年,民主完小划归城关公社管理,改称前进学校。上世纪80年代,前进学校并入星星学校。
现在的城关中学遗址,便是由原民主完小改建的一所初级中学。招收的学生主要为未考上中学但有入学要求的青少年,他们学习成绩较差且大多为农村户口。但学校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开展教学改革与研究,尽量做到不嫌弃、不放弃、不抛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奠基。从这里走出去的孩子,大都有明显转变,有的继续取得高学历,有的参了军,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上世纪90年代,为改善教学条件,城关中学搬到十八丘新址。
光阴荏苒,岁月更替,历史的车轮还在滚滚向前。如今,数次改建的关帝庙已不见踪影,随之消失的还有曾经的袅袅香火和琅琅书声。当文明驶入高速快车道时,当城市处于日新月异的变迁中,幸好这里还存有一截城关中学校门遗址,以及与之陪伴一起的古民居,让人们飘浮的心灵沉静下来,穿越时间的隧道,去追寻、探索历史的启示。
来源:株洲日报·掌上株洲
编辑:李苗
审核:罗小玲罗春娇张欲晓
个项目落子走活亿元棋局
春暖三月,株洲何处赏花?这份指南请收好
株洲的“限高杆”为何频频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