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雪节气此时艾灸,对你是再好不过了 [复制链接]

1#

11月22日,我们迎来冬季第二个节气——小雪,进入该节气后,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由于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严寒、阴冷、昏暗、情绪低落、节气变化、阴阳交替,此时做什么对你最好?当然是艾灸!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激发经络之气,温壮元阳!

小雪艾灸重点

因为冬季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过肾、膀胱的气化作用,除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外,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这样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

而肾又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盛,生命力就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盛就是这一时节艾灸疗法的关键。

此外,一般的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人体容易出现失眠、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保持形神合一的健康状态是小雪节气的养生要点。

小雪艾灸取穴

1督脉:大椎、至阳、肾俞、心俞

大椎穴是诸阳之会,灸之有通阳解表、清热解毒、疏风散寒等功效;

艾灸至阳穴有助于缓解腰背疼痛、胸胁胀痛、心慌、胸闷等症状;

艾灸肾俞穴可补肾益精、温阳散寒、化气利水、聪耳明目、壮腰止痛等;

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灸之可防治心痛、惊悸、失眠、健忘、癫痫等心与神志病变。

2任脉:涌泉、关元、神阙、膻中

涌泉穴是人体长寿大穴,灸之可治疗失眠;

持续温灸关元穴可使腹内寒气消散,小肠吸收功能增加,既补气又补血;

艾灸神阙可补气血,温脾肾,培补元气;

任脉之气在膻中穴吸热胀散,灸之可调节人体全身的气机;

3胆经诸穴

胆经是沿身体侧面运行,从头到脚贯穿全身的一条阳经,共有44个穴位,运行着少阳之气(如体内初升的日头),中医说“十一脏腑取决于胆”,艾灸胆经的穴位,打通胆经,可通调全身脏腑的生机。

具体灸法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穴位主灸之;若有时间,也可以坚持全身灸。最好在小雪节气当天(22日)或前后三天内(21日、22日、23日)进行艾灸保健。

-饮食养生-

阳光防抑郁

我国传统的医学理论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而人应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晒太阳,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小雪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所以应调节自己的心态,保持乐观。正如清代医学家吴尚说:“七情之病,看花解闷,听曲消愁,有胜于服药者也。”

保暖防感冒

小雪已是初冬季节,天气较为寒冷,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的工作,防止感冒的发生。同时,可食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温补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鸡肉、狗肉、鹿茸等;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熬粥、栗子炖肉、白果炖鸡、大骨头汤、核桃等。

清火少辛辣

这个节气里,室内暖气都开始供暖,外面寒冷,人们穿得严实,体内的热气散发不出去,就容易生“内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容易上火。建议大家可以多喝点热汤,比如白菜豆腐汤、菠菜豆腐汤、羊肉白萝卜汤等,既暖和又能滋补津液。

泡脚抵外寒

小雪节气要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每晚用热水泡脚(患有不适合泡热水的足部疾病者除外),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底穴位,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寒能力。

心情要畅快

用中医病因学的观点“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也就是说,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不外乎三种:即内因(七情过激所伤)、外因(六淫侵袭所伤)、不内外因(房室、金刀、跌扑损伤、中毒)。抑郁症的发生多由内因即七情过激所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七情变化,属正常的精神活动,一般情况下并不会致病。

只有在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下,才会影响到人体的正常生理,使脏腑气血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正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建议可以通过饮食上的调节,或者通过多做运动、听舒缓的轻音乐、晒太阳的方式来消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