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浅谈中药应用 [复制链接]

1#

浅谈中药应用

中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它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古至今是通过师承口授、文字记录等等形式将中医药文化留存下来,对我们有重要的影响。

问题一:中药有哪些类型?

中药有植物类药、动物类药、矿物类药,这是从药物的来源来区分的。

从中药的作用来讲,大概可分0多类药。比如最常用的祛风类药,它主要的作用是治疗感冒。同时里面有辛温的解表药和辛热的解表药,所以祛风药也叫解表药。另外还有祛湿、散寒、温里、补益类的药物,比如补气类:*芪、*参、人参;补阴类:熟地、麦冬等一些药物以及补肾类的药物。

问题二:在新冠疫情发生的时候,中医药怎么运用呢?

新型冠状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比如有的患者发烧、不咳嗽,有的患者咳嗽、不发烧,有的患者焦虑、烦躁、失眠,有的患者则无任何症状等情况。在张伯礼院士、刘清泉院长指导下,提出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化治疗的治疗方案。针对治疗新冠肺炎病人发热、咳嗽、无症状、失眠4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拟定了4个不同的中医治疗处方,这4个医院五个病区,用一体化治疗的基础上加强个体化治疗的治疗用药方案,加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得到充分肯定。

问题三:在我们日常使用中药调理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误区和使用禁忌呢?

三大误区误区1:越贵越补

有些人认为中药越贵越补,常不惜花高价买鹿茸、人参之类的中药,其实进补功效未必就好。“缺什么,补什么”是进补的基本原则,中药不应以售价的贵贱来分功效的高低,关键是根据自身体质来选择相应补品,尤其是老年人,更应以实用为滋补原则。

误区:越多越补

“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说法很不科学。冬季大量进补,会骤然加重脾胃及肝脏的负担,使长期处于疲弱的消化器官难以承受,导致消化系统功能紊乱。 

误区: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进补’,不是虚证的人不宜进补。即使是虚证,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之分,人体器官又有心虚、肺虚、肝虚、脾虚、肾虚等不同,人们在进补前,最好先向专业医生咨询,结合各种补药的性能特点,对症施用,如热性体质者,就不适合服用人参、鹿茸、海马等温热性的药物。

使用禁忌

服用中药的禁忌大致可分为五种:

(1)中药配伍禁忌:某些药物因配方后可产生相反、相恶关系,使彼此药效降低或引起毒副反应,因此禁忌同用。

()孕妇用药禁忌:主要为避免动胎、堕胎,因孕后妇女大多数对大寒、大热、峻泻滑利、破血祛瘀及毒性较大的药物耐受性差,因此对相关药物必须忌用。

()服药期间饮食禁忌:俗称忌口,主要为避免服药时的干扰因素,以便提高药效,可分为某一种药物对应的忌口与不同病情条件下用药时的忌口两类

(4)中药汤剂禁忌过夜服用:因为中药里含有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挥发油、氨基酸和各种酶、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煎煮时这些成分大部分溶解在汤药汁里。一般服法是趁温热时先服一半,4~6小时后再服一半。如果过夜服用或存放过久,不但药效降低,而且会因空气、温度、时间和细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使药液中的酶分解减效,细菌繁殖滋生,淀粉、糖类营养等成分发酵水解,以致药液发馊变质,服用后对人体健康不利。再者忌口是中医治病的一个特点,因为我们平时食用的鱼、肉、鸡、蛋、蔬菜、瓜果、酱、醋、茶、酒等普通食物,它们本身也都具有各自的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产生一定影响。

(5)中药不宜加糖服用:一些人在服中药时,常因汤剂苦口难以下咽而加糖,一些中药是不适宜加糖后再服用的,加糖后的药剂在降低了苦味的同时也降低了药效。中药有寒、热、温、凉四气和辛、甘、酸、苦、咸五味。其中,辛能散,甘能缓,酸能收,苦能涩,咸能入肾,不同口感的中药具有不同的药效。有些中药加了糖就会改变苦味汤药的药性而影响疗效。

另外,中药的化学成分一般都比较复杂,糖特别是红糖中含有较多的铁、钙等元素,一旦与中药里的蛋白质和鞣质等成分结合后,就会引起化学反应,使药液中的一些有效成分凝固变性,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效。

END

文章:看咸阳手机App(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