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之彬彬,非取异於人。可宫事则斩则伐,可笾豆则捊则撷。草之茸茸,非求显於世。中刍牧则刈则鉏,中医和则剥则枯。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初春生,夏时长,秋分熟,冬寒卧。四季的变幻对照着人体的穴位,会感受,知冷暖。春易困,夏易倦,秋易乏,冬寒眠。十日高眠昼起迟,缓寻方药得中医。不才岂是官无事,多病惟应志未衰。门巷雪深妨过马,江湖岁晚益多歧。衣冠论说今如此,旧简残灯亦自疑。
体虚何为?
中医里的虚弱体质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种类型,结合心、肝、脾、肺、肾五脏,则每一脏又有气、血、阴、阳虚弱的类型,如肺气虚、脾阳虚等等。
气虚——全身疲倦无力、声音低沉、动则气短、易出汗,头晕心悸、面色萎*、食欲不振,虚热,易出汗。
血虚——面色萎*苍白,唇爪淡白,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燥,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舌质淡、苔滑少津,脉细弱等。
阴虚——怕热,易怒,面颊升火,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小便短赤或*,舌少津液,腰酸背痛,梦遗滑精,舌质红,苔薄或光剥,脉细数等。
气虚者需补气,补气可选用人参、*芪、*参
血虚者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之法,补血可选用当归、阿胶、熟地、桑椹子。
阴虚者宜采用补阴、滋阴、养阴等法,补阴虚可选用生地、麦冬、玉竹、珍珠粉、银耳、石斛、龟板。
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气、血、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体质会根据我们的活动以及身处的环境不同产生变化。
如有不适,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