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此地为清朝最神秘地区,八任皇帝封禁216 [复制链接]

1#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随着电视剧《沙海》的热播,人们围绕南派三叔笔下神秘的长白山青铜门展开了热烈讨论,子渊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清朝最神秘地区——长白山被历代皇帝封禁两百余年的真正原因。

▲长白山天池

自满清入关不久,摄政王多尔衮就以顺治皇帝的名义下令彻底封禁长白山一带,严禁汉人与朝鲜人进入东北,并将之纳入清廷祖训。此后历代皇帝都遵守这一命令。直到咸丰皇帝在位时期,才因关内天灾频发、百姓流离失所,无奈之下才宣布解禁,放汉人出关,浩浩荡荡的“闯关东”由此开始。

▲咸丰皇帝朝服像

从顺治元年(公元年)到咸丰十年(公元年),清廷共封禁长白山地区长达年。为防止汉人进入长白山,清廷甚至还派人用柳条制成篱笆墙,把整座山脉给全部围了起来。爱新觉罗氏究竟为何要封禁长白山呢?正史上虽未明确说明,但通过清人笔记,我们不难得知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文化因素。众所周知,清朝前身乃是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的后金政权,而女真部落世居东北地区。努尔哈赤反明自立后,认为是长白山保佑,便将其当做满洲发祥地和文化圣山,旁人不可亵渎之。因此从努尔哈赤统治时起,就严禁闲杂人等前往长白山。后来满洲人一直盘踞东北,并趁汉人内乱时入主中原。统一天下后,清朝皇帝将长白山视作“龙兴之地”加以保护供奉,每年还会派人前往祭祀。

▲清朝黑龙江省地图

从传统堪舆学的角度而言,山脉形态凡是与龙相似就可称其为龙脉,而长白山脉酷似一条“出海龙”,从东北出,直赴渤海而去,是世界上最大的潜龙龙脉。在古代封建王朝对龙脉尤为看重的情况下,清廷为防止汉人破坏长白山满族龙脉,完全有足够的动机下令封山。

其次是地理因素。由于当时东北地区(包括长白山)靠近蒙古及朝鲜,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清廷担心汉人与蒙古人或朝鲜人暗中勾结以推翻其统治,便将东北封禁,防止这一地区的汉人造反。此外,东北地区物产丰饶,最出名的莫过于野山参和松茸、鹿茸等。早在崇祯年间,一斤普通山参便能卖到二十多两白银,清朝皇室为把东北打造成自家宝库,下诏严禁止汉人前往东北也在情理之中。

▲南京故宫复原模型

第三则是政治因素。清廷在入关后,一直将盛京(今沈阳)作为陪都建设,多尔衮甚至还幻想过一旦京师沦陷,八旗士兵还能保护皇室撤回东北,以待东山再起。以明朝为例,明成祖朱棣迁都后,在故都应天府还是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子,明末李自成攻城时,就有大臣建议崇祯南迁应天府,以待局势转变。

不过清廷经营东北却与明廷经营南京不同,对满人而言,东北始终是自己的大本营,一定要好好经营。为此为避免强大的汉文化影响、同化东北满人,清廷才断然下令禁止汉人进入东北,封禁长白山。

▲《瑷珲条约》签订场景复原

虽然清廷封禁东北多年,有效保护了当地珍贵的动植物资源,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由于长年疏于管理,东北地区大量土地在此期间惨遭沙俄侵占,比如外兴安岭一带的广袤国土就被其掠夺殆尽,至今无法收回,实在是令人痛心愤慨。

参考文献:

《清稗类钞》《听雨丛谈》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