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脾胃是气血之源秋天补气血,吃3种谷物之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秋季,天高气爽,北方大部分地区已经逐步降温,我们的身体也倍感舒适,在上一季的炎热时,由于大量出汗,让我们流失耗损了许多气血,消耗了身体过多的能量。

以至于到了秋天,我们会不自觉的感觉疲惫,如果您也有以下这些情况,那么身体就是真的进入到“秋乏”状态下了。

我们之前耗伤了多少气血,现在就会感觉有多累,说到底还是因体内的气血不足,我们的一举一动,日常活动,都是依靠着气血的。

经历了炎热一夏,我们吃不好,睡不安稳,这气血便越来越亏空,所以人们才总会在入秋后,开始贴秋膘,此时天气凉爽了,自然就有胃口吃些滋补的,补一补身体亏去的这些气血。

但很多人却忽视了这一点,虚不受补。大鱼大肉固然美味,海参燕窝固然营养丰富,那也得我们身体吸收得了才好,现在人饮食颇为杂乱,什么都吃,凉的,热的,不管不顾,只图一时嘴巴爽快,这就会让我们身体残留下许多垃圾,消化不掉,淤积在体内。

等到后面真正想要滋补时,吃下去的这些营养物反而不易被身体吸收了,秋膘本来是想充盈气血,却不曾想,真正的变成了肥膘,长在身上,还得费力气减下去,又是节食又是运动,这就让身体更虚了。

故此,想要真正“贴秋膘,补气血”,那么需得让自己脾胃接受才是,中国人的中国胃,从古至今,最为习惯的五谷蔬果,反而接受不了那些滋腻厚重之物,正所谓,天生万物,独厚五谷,谷物最能滋养我们的“中国胃”。

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我们总是觉得国外那些牛肉燕窝,海参鹿茸更营养,觉得平平淡淡的五谷杂粮,只是饱腹之用,实则这些五谷杂粮最得天地之气,最是能补养身体的,而且还不会上火。

像是大米,补脾胃之气;糯米滋养肾气;黍米补肺气,麦仁补心气。老祖宗们留给我们的这些饮食智慧,万不可忽视了,家中的外公年近九十,没有一顿落下主食,即便菜肴再丰盛,美食再多,也总会留出肚子来吃米饭,舟车劳顿后,也会喝清粥养胃。

百谷美而腴,这些五谷杂粮,就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营养来源,滋养气血之物。

下面就分享一些适合在秋乏的日子里,吃的一些五谷杂粮,种子果实,帮我们用最平淡之物,养好身体,既能平和滋补,又不必担心吃错上火。

五谷之神,最养中国胃

提起用五谷养气血,必少不了小米。它是产妇生产后喝的粥食,也是平时我们脾胃不佳时的选择。在古汉语中,小米被称作“稷”,江山社稷的“稷”,是祭祀时所选用最好的粮食供奉先祖,可见小米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我们通常认为,同样是种子,数量越大能量越大,滋补能力越强,故而天生万物,独厚五谷,《黄帝内经》中也曾点明,五谷为养。

在谷物中,小米的生命力极为旺盛,任何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结出丰硕的种子,“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是对它最好的形容,春种秋收,得天地之气最全,土气最厚,最养脾胃,而脾为气血化生的源头,养足气血的前提,便是养好脾胃。

我们东方人,是以纤维性食物为主,要知道维持人生命的不光是脂肪蛋白质,更需要无数具有生命力的种子,它们能自己吸收日月精华转化为生命的能量,我们吃的就是这种能量,用它们的生命力来维持我们的生命力。

小米煮粥最营养,素有“代参汤”之美称。我们在吃小米粥时,一定要记得吃那层厚厚的粥油,这是小米精华所在,煮好的小米粥,稍微晾凉一些,米油就会凝结成一层皮,米油越厚,小米的能量越足,对身体滋养的效果也越好。

建议咱们秋乏,气血不足者,平时煮小米粥加一些红糖进去,红糖益气补血,和小米搭配在一起食用,效果更佳。

倘若在南方地区,依旧高温不退,湿热不减,出汗多,那么早上可以煮点黄芪小米粥,晚上吃点小米南瓜粥,早上补补气养血,晚上养好脾胃。

分享一道最具代表性的小米粥食。

小米红糖山药粥

准备山药1根,小米克,红糖20克,红枣5颗。

山药去皮切滚刀块,小米淘洗干净,水开后下小米,大火煮开转中火煮15分钟,加入山药块和红枣,小火炖煮20分钟,加入适量的红糖,等红糖煮化后,搅匀即可出锅。

小米养脾胃,滋养身体,山药健脾益气,红枣养血安神,很适合我们耗气伤血之人食用。

百谷之冠,最养气血

除了小米这种谷物种子以外,另一种最能滋养我们气血的,要数这个百谷之冠,黑芝麻了。别看这小小的黑芝麻粒不起眼,但是它所含的营养非常丰富,含钙也高,而且滋养肝肾,补养气血。

相传杨贵妃拥有倾城倾国的容颜,“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而杨贵妃的皮肤细腻光滑,肤若凝脂,面若桃花,能拥有这么好的气色,那身体的气血自是不差。

独得圣宠的杨贵妃曾长期食用一道蜜丸,传言就是以黑芝麻为主料做成的,虽然是则历史传说,但是黑芝麻的营养确实不差。

从古至今,芝麻就被奉为滋补佳品,可以制成各种点心,还可以制成芝麻油,在菜肴中稍微滴上两滴,味道就更可口。古代养生家陶弘景曾形容黑芝麻说“仙家作饭饵之,断谷长生。”

《神农本草经》也曾记载黑芝麻“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久服,轻身不老”。因此黑芝麻被誉为,平民补品,我们吃黑芝麻丝毫不用担心吃错,不用担心吃上火,正所谓,补物一堆,不如芝麻一把。

黑芝麻的做法颇多,从粥食到糕点,一应俱全,下面就分享2道黑芝麻的营养吃法。

黑芝麻红枣粥

黑芝麻提前炒香,碾碎,注意无论是黑芝麻还是白芝麻,一定要做熟以后再吃,无论是蒸是炒是烤,生的芝麻不可以吃哦,熟芝麻才是补养的。

黑芝麻炒熟后用擀面杖擀碎,红枣去核剪得碎一些,之后把黑芝麻,红枣和大米一起煮粥食用即可。

黑芝麻糕

准备黑芝麻克,糯米粉40克,玉米淀粉60克,无糖豆浆粉40克,蜂蜜适量。

黑芝麻炒熟,用破壁机打成芝麻粉,可以来回搅打,越细腻口感越好,之后加入玉米淀粉,糯米粉,蜂蜜,豆浆粉,清水混合均匀,在模具上刷一层油,底部放入烘焙纸,把芝麻混合糊糊倒入模具中,放到蒸锅中蒸熟。

晾凉后脱模切块即可食用。软糯香甜,越嚼越香,芝麻浓郁的醇香,让人爱不释口。

我们在吃黑芝麻的时候,最好是把黑芝麻搅碎后再食用,因为黑芝麻外面有一层壳,营养都被包在壳里,壳不碎,吸收也差,如果觉得不好烹制,打碎,我们也可以选择这种九蒸九晒的黑芝麻蜜丸来吃。

这个黑芝麻丸的独特就在于它的制作工艺,九蒸九晒古法工艺,也就是蒸九次,太阳下晾晒九次,每次蒸芝麻的时间和温度都有严格控制,晾晒时,必须把黑芝麻晒干晒透,这样又能获得大量来自太阳的纯阳之气。

蒸时为水,晒时为火,九次水火交融,补而不腻,行而不滞、缓而不峻,可以久服长期食用。经过九蒸九晒的黑芝麻用手一搓就碎,相当于我们把封藏在芝麻中的能量“解封”啦。

而且在蒸晒之间,还降低了油脂含量,使黑芝麻口感更细腻,更易被人体吸收。配料只有九蒸九晒后的黑芝麻和蜂蜜,一点杂七杂八的食材都没有,更纯正。

黑芝麻蒸后会有微微发酵的微苦,正好用天然的土蜂蜜调和,掩盖住了这股微苦的味道,而且蜂蜜很黏稠,可以把细腻的黑芝麻黏合在一起,制成蜜丸。

掰开后能看到黑芝麻绵密细腻的状态,这才是九蒸九晒应有的样子,吃着也是很细腻顺滑,甜而不腻,入口都是浓郁的芝麻醇香,越嚼越香。

每一颗都是用锡箔纸包装好的,方便我们日常食用和携带,也更易储存,每天吃上2颗,细嚼慢咽,也可以用温水搭配着一起吃,无论是满足口腹之欲解馋,还是熬夜加班后觉得体虚,都吃上一颗,营养美味一举两得。

五红谷果,补气养血

除了小米和黑芝麻,还有五种红色的谷果,搭配在一起,制成五红汤,最适合气血不足之人。这是个经典的补血方子,由天然的谷果组成,有枸杞,红枣,红豆,红皮花生和红糖,它源自民间。

可以补充我们身体的气血,就好比给车子加满油一样,红枣补的是心血和脾血,枣子味道甘甜,有股自然的香甜之气;红豆不寒不热,性味平和,也是补血的,它更多的是补养心血,同时还有泻心火之效。

红皮花生一定要留着这层红色的外衣,花生是种子,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自带一股天然的甘甜,可以补养脾胃;枸杞养肝,肝藏血,所以间接也能补养气血。

这五种红色的谷果搭配在一起,加入香浓的红糖,吃起来口感好,营养更好。特别适合咱们蹲下去再站起来时,两眼一抹黑,天旋地转的,也适合整日脑子恍恍惚惚,记不住事儿的。

更适合咱们突然听到电话声或是敲门声,心慌心悸,心脏一收紧的,很容易被吓到的人,以及夏天手心烫,冬天手脚凉,睡不安稳的。

所以,别偷懒,这五种最平常的谷果一起煮着吃,简单又营养,不要再说学不会啦!

枸杞一般准备20粒左右就可以,红枣5个,红豆20粒,红皮花生20粒,红糖适量。红豆花生洗干净,直接倒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到红豆变软时,再加入红枣,枸杞和红糖,继续小火炖煮20分钟就可以。

如果用电饭锅煮粥,枸杞记得最后放,等所有食材煮熟后,开盖加入枸杞,再焖上一会儿,因为太高的温度会让枸杞中的营养流失,这样煮营养保留最好。

这是一天的量,早上煮一锅可以喝上一天,长期坚持,慢慢的身体就不会那么累了。如果实在坚持不住,懒得每天煮五红汤,也可以准备一些开袋即食的红妍糕吃吃,除了上面五种食材外,还添加了红芸豆,紫米,沙棘,甜菜根,核桃,草莓,圣女果,红心火龙果等,都是一些谷物,水果。

其中红芸豆中含有大量的铁元素,对我们养气血也有一定帮助;而紫米有“补血米”之称,滋补气血,健脾养胃,热量低,含有丰富膳食纤维。

开袋即食,随吃随取,而且糕点都是软糯Q弹的,吃着也是酸酸甜甜的,味道十分可口,相比于五红汤来说,营养更全面,更丰富,也是我们懒人的健康小零食。

食材原料都是经过层层筛选的,提取出食材的营养精华,比如沙棘果,采用离心分离技术,低温萃取出沙棘果油,保证里面的维生素,花青素,以及多种营养物质不受破坏。

细腻的口感,酸甜的味道,果香味浓郁,而且不添加防腐剂,没有杂七杂八的添加剂,连孕妇和小朋友都能吃。

每一块都是独立的小包装,干净卫生,便于携带,一块小小的红妍糕下肚,相当于十余种补养气血的食材同时吃进肚子里,营养好吸收,每天2块就足够啦。

正所谓秋风起,气血亏,这些最容易被我们身体吸收,能够快速补充气血的,都是我们吃了几千年的五谷杂粮,蔬果谷物,并且还会吃上几千年,几万年,所以多看看身边的这些平常食材,找到真正适合我们中国胃的滋补之品。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