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主藏精、主骨生髓。肾藏精,分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由脾胃化生,两精在肾中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提供保证。
1,保养肾精法:
1)积精全精:
孙思邈提出养生者应做到“少思、少念、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好、少恶、少欲、少怒”,即通过日常生活行为的节制来顾护肾精。而性生活直接损耗肾精,所以应注意不要过早的结婚,而婚后性生活也不应太过频繁,以不影响第二天生活工作为宜。随着年龄的增大,性生活也应逐渐减少,60岁以后最好慎行性生活。
2)补精益精:
补精可以选择吃紫河车、熟地、黄精、等;也可以选用艾灸、按摩关元、肾俞、涌泉等有补肾益精作用的穴位,还可以选择一些补肾作用的导引气功方法,如捧气贯顶法。
2,日常调养法:
日常调养要着重“养、藏”
1)早睡: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化生和肾精的保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适当运动:早晨或傍晚适当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
3)保持良好的情绪:肾在志为恐,故肾虚多有情绪不定、烦躁不安、善恐的表现,所以要强化意志,坚定信念,不要担心过多。
4)注意保护腰:“腰为肾之府”,要注意,不要过度用腰,尤其老年人更应注意。提重物时,先弯腿,再微微弯腰或者不弯腰,可以保护腰。不宜直接坐在潮湿或阴冷的草地或土地上,防伤寒湿腰痛;冬季寒冷时,防止寒邪侵袭,可使用护腰带。
5)按摩养肾穴位:
按摩涌泉穴:是补肾的重要穴位,于每晚睡前用一手捏住脚趾,一手来回擦足心涌泉穴,直到感觉足心发热,两只脚交替摩擦,摩擦后睡觉。或者用热水泡脚以刺激涌泉穴。
按摩肾俞穴:肾俞是补肾的要穴。可以睡前坐在床上,全身放松,舌抵上腭,两目上视,提肛,用两手摩擦肾俞穴,各次,主治腰疼、生殖泌尿系统疾患、耳鸣、耳聋等
揉搓耳廓:肾开窍于耳,常按摩揉搓耳廓,可补肾气,对于肾气不足引起的头晕、头疼、耳鸣,有较好的养生保健效果。
叩齿:养生谚语:“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
“鸣天鼓”:两手心掩耳,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发出的声音如击鼓。适用于肾虚引起的头晕,耳鸣,健忘等。
3,饮食调养法:
适当多食味咸或色黑的天热食物,勿过食甘味。如海带、大豆、紫菜等,能滋养肾气,软坚散结。甘味五行属土,而肾五行属水,土克水,过时甘味的食物易引起脾胃壅滞,气血运化失常与肾的精气会减少,会使头发失去光泽,易脱落。另外,色黑入肾,故黑芝麻、黑豆、黑米等黑色食物有助于补肾,可以做豆浆,也可以煲汤服用。
1)分阴阳而补之:
药食养肾,多以补为主,但需要分清阴阳而有针对性地补。温补肾阳可用菟丝子、杜仲、鹿茸等药。滋阴补肾可以用石斛、天冬、女贞子、枸杞等的。还可以进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如山药、桂圆。养肾还需要重视填补肾精可用熟地、紫河车等。
2)防止补益过度:
防止补益过多,应辨清肾阴虚、肾阳虚或肾精亏虚,同时也要防止补品滋腻碍胃,在使用的时候要根据患者脾胃功能的强健与否进行选择,如同为补肾阳药鹿角霜补阳力不如鹿茸、鹿角胶,但不至于滋腻而防卫脾胃运化,另外,在服用补品时酌加砂仁等醒脾开胃的药物做辅助。
3)防止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如西药氯化汞、四氯化碳、巴比妥类、氨基糖苷类等,中药关木通、雷公藤、草乌等,这些药应在医生指导下慎用或禁用,如用应采取短期少量或适当配伍,以免损伤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