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横穿许多树林,来到北国的城镇莫尔道嘎,一定是朦胧的,大兴安岭其实是这么温柔,有几次平缓的起伏就达到了腹地,城镇仍然很低调,占主体的是士生士长的本地人。
这里最正宗的美食是山上面的蔬菜,而不是你脑子里最先跳出来的羊肉,即使不赶到森林公园依靠城镇,也能看到云海松林,住在森林附近,早晨拉开窗帘,迎接你的是梦幻的氤氲山色,主要植物白桦和落叶松作出其纯色调,从夏绿到金秋,再到洁白的林海雪原,留下来等待那个让你感动的时刻。
大兴安岭的古代史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诞生和发展史,春秋战国时代,最先崛起于丛莽的是东胡人,除了森林和草原,大部分华北地区都是这些人的地盘,西汉时代东胡人被强大的匈奴人赶出,散兵游勇退到大兴安岭中,其中最重要的分支是后来到中原的少数民族鲜卑族,在汉朝以后的二百多年里,历经中原天下大乱,拓跋鲜卑部族在两次南迁中悄然成长,终于分了一碗羹,成立了北魏王朝。
然后称霸中原的契丹人和蒙古人也是同宗一东胡,没有一个民族甘于沉默,森林抚养了他们,但他们终于渴望和瞄准了文明。
直到20世纪中叶,大兴安岭经济潜力被发现,开垦为主题,林业局陆续驻扎,铁路和道路进入大兴安岭,林木被大规模砍伐后,封山养林。
从前以森林为家乡和依靠精神信仰的民族依次离开了成长的土地,使鹿鄂温克部落的悲伤而在文明人口中徘徊。
如果没有驯鹿,鄂温克族可能已经和其他族群一样成为农耕社会的固定员。
驯鹿是被汉族称为“四不像”的一种动物,在西方世界是圣起老人的坐骑,鹿有灰色的、黑褐色、白色的、花色等,无论是雌雄谁都会长角,这也是它自己的宝物,因为是珍贵的药材,所以大部分必须忍痛用锯子切,本来鹿应该自由地在林中松柔软的森林中找食物,但为了观光,白天大部分的驯鹿都留在营地里,人们在其中堆积灰堆给驯鹿驱赶蚊子。
驯鹿的性格很老实,很想接近人,毛很软,可以轻轻抚摸。不过还是不要碰敏感的鹿茸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