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慈禧拿人参燕窝当饭吃,导致滋补过多重病缠 [复制链接]

1#

赤壁大战之后,曹操率领败军逃往荆州,在饿昏过去之前,他仿佛看到太上老君从空中丢下一块美玉,并向他的大白马叫道:“孽畜,还不快救主人!”

曹操用尽最后的力气,用马鞭狠狠地抽在马屁股上,大白马长啸一声,飞奔到那美玉掉落的地方,不再前行。

直到曹操再次醒来,他发现白马还在原地等着,走近一看,竟是一小块绿油油、白生生的萝卜地,曹操激动不已,让将士们吃萝卜充饥,人吃萝卜,马吃萝卜缨。

吃完后,众人的肚子填饱了,疲劳也消除大半,曹操大喜,拱手朝北方拜了三拜,说:“弟子决不忘太上老君搭救之恩,我若能平安到荆州,一定回来在这里修庙供奉。”

曹操平安抵达荆州,他也没有食言,命人在萝卜地附近修了一座庙宇,供奉太上老君,这虽然只是一个神话故事,但萝卜真的能吃饱,而且“冬吃萝卜夏吃姜”是有讲究的。

相传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名叫曹沧洲,号称“赛华佗”,他曾经用萝卜治好了慈禧的病,全家老少都得到了慈禧的恩典。

当初得知要给慈禧看病,曹沧州很是担心,毕竟要不是慈禧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怎么会到苏州来请他呢?

一路上他讨好来接他的钦差,打听了慈禧的病,原来慈禧是忽然得了重病的,头痛、心痛、肚皮痛,到如今已病得奄奄一息了。

京城里那些太医不是没水准,而是给慈禧看病责任太大,大家都在用药上为难:轻了,没疗效;重了,怕失误,担不起罪责。

到了京城,曹沧州又以水土不服为借口,加之路上受了风寒,卧床不起,其实他根本就没病,这么做就是要摸底,看清当前的形势。

头一件大事就是查看慈禧太后吃了些什么药,谁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鹿茸,更是当饭吃。

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到了病根,曹沧州有了底气,胆子也大了,立马病好,进宫给慈禧太后诊病去了。

一番望闻问切之后,曹沧州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各位太医看到这药方当场愣住了,他们互相看了一眼,摇了摇头:这个乡下郎中没救了,他进京是来送死了。

曹沧洲不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亲手搓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慈禧太后的病榻前,亲眼看着宫女给她喂下去以后,他就回驿站休息了。

很快慈禧就通便了,精神状况也有了改善,她召曹沧洲进宫,夸他是个神医,赐他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

曹沧洲得了封赏返乡,他治好慈禧的事迹早就传遍了,当地官员还给他们家造好了几进的大房子,曹沧州成了红人,但他给乡亲看病从不摆架子,不但经常义诊,还送药。

他逢人就劝,要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

冬至来了,又到了吃饺子还是吃汤圆的大战时刻,只有川渝人民会默默地说一句:“我们吃羊肉汤”,但冬天多吃萝卜绝对是全国统一的食材。

看完这两个关于萝卜的小故事,下班回家,赶紧炖一锅萝卜汤喝,暖心暖胃,还能治感冒,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已来,春天还会远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