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时隔近70年,这道本帮佛跳墙升级归来 [复制链接]

1#
<

原创上海黄浦上海黄浦

一道70余年前的精品本帮菜“油豆腐线粉鸡”近日“华丽归来”,在传承经典本帮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升级成双档烩烧鸡裙锅。7月18日起,这道佳肴将在德兴菜馆豫园店率先推出。

名家曾曰,该烧法“超越一切”

初闻“油豆腐线粉鸡”这道菜名,本地人的第一反应或许是:这不就是油豆腐粉丝汤的升级版吗?上海德兴菜馆的厨师团队也是这么觉得,但看到这篇散文后,让他们觉得这道菜不简单。年5月24日,香港大公报《高唐散记》栏目刊登了一篇《吃在本地》,其中对德兴馆的“油豆腐线粉鸡”有如下表述:“热菜以油豆腐线粉鸡为最好,这只鸡的烧法我认为是超越一切的……以我这样一个好吃的主顾,还没有吃到过第二份。”高唐何许人也?本名唐纪常(—),嘉定人,有“江南一支笔”之誉,曾创办过多份报刊,时任《新民晚报》副刊《繁花》主编。能让这样一位文人大加赞赏,这道菜必有其门道。

为了揭开这道菜的真容,德兴菜馆的厨师团队特意拜访了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师傅,其中有一位老师傅表示他曾看他的师傅烧过这道菜。于是,他们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并结合老师傅的回忆,开始着手复原这道本帮菜。

据考究,这道菜大约在年左右成型,一经推出就引起了轰动,深受当时社会名流的喜爱,而且属于压台菜,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网红菜”,前来吃饭的人几乎是必点的。最初成菜时并不是用的油豆腐,而是油面筋,因为炸制油面筋耗时较长,后改成了油豆腐。

由于工艺复杂、食材等原因,年左右开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餐桌。而单双档汤、油豆腐粉丝汤等都是在年后才出现的,很难不让人联想是受这道菜的影响。

普通食材,28小时匠心制作

只看菜名,这道菜的食材并没有多珍贵、上档次,那么这道菜为何会成为当时的“网红菜”,又如何会劝退厨师以至于退出江湖?其实是源于本帮菜对厨艺的极致要求和肯下功夫。菜品中的油面筋塞肉,就让许多厨师折服。“机制的油面筋表面光滑,不容易吸汤汁,吃口软塌。手工炸制的油面筋吃起来非常有嚼劲,而且吸满了汤汁,肉馅一同经过高温油炸,锁住水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口感。”大厨介绍说,单这一步制作工艺,既繁琐又费时,也难怪后人将油面筋改成了油豆腐。

市面上的油面筋塞肉,几乎都是用机器制作的油面筋,德兴菜馆制作这道菜时,则是在面筋油炸前,将肉馅塞进去一同炸制。整道菜的制作过程耗时将近28个小时,饱含了德兴菜馆传承本帮菜的匠心。此外,升级后的双档烩烧鸡裙锅还加入了甲鱼裙边、咸鸡、鹿茸菇等。这些食材使菜品的口味更加丰富,鲜味进一步提升。而且汤底浓郁但不厚重,喝起来甘甜爽口,无愧本帮“佛跳墙”的美誉。

为了顺应夏季时令,德兴菜馆豫园店还推出了现制现售的百香果柠檬虾、开胃酸汤番茄鱼、丝瓜鸡蛋煮蚬肉等夏季时令菜。

记者/范煜昊

编辑/孙超慧

图片/范煜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