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松茸这个夏天,只想与你来一场菌子之约 [复制链接]

1#

仙山之松

有容纳大

看着上图中的那座仙山

突然有一种穿越到武侠小说的赶脚

飞雪连天射白鹿

笑书神侠倚碧鸳

(---来源于金庸老师)

在武侠小说中

许多包治百病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

都藏在这样的地方

但素

你所不知道的是

这里不仅有灵丹妙药

还有“菌中之王”

松茸

还记得第一次

我曾把它读作“松耳”而不自知

也曾经以为它是一种松树结下的干果

还一度认为它可以通过种子播撒

然鹅

直到深入了解后

才发觉以前的我是多么地

天真烂漫单纯蠢

一、初识松茸

松茸(Matsutake,学名:Tricholomamatsutake),学名松口蘑,别名松蕈、合菌、台菌,隶属担子菌亚门、口蘑科,是松树等树木外生的菌根真菌。

因其生长在高山松树林下,蕾如鹿茸,故名松茸,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无法人工栽培,是我国二级濒危保护物种,被誉为“菌中之王”,其产季在每年7月到10月下旬。松茸周身具有特殊浓香,口感爽滑似鲍鱼,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功能。

松茸的稀缺性还在于

它的整个生长周期只有数十天

而从出土到成熟

只需要7天

成熟48小时后

松茸迅速衰老

把体内营养反哺给松树的根系和土壤

自身营养十不存一

(如此伟大的真菌(┳_┳)...)

此时的松茸新鲜口感已经不复存在

基于松茸的稀缺性

根据不同的生长阶段

它还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

一级长这个样子

短小粗胖的松茸宝宝

二级(前期)长这个样子

亭亭玉立的松茸姑娘

二级(中后期)长这个样子

风姿绰约的松茸御姐

三级(已开伞)长这个样子

撑伞摇曳不复青春的松茸婆婆

一般情况下

个头越大、级别越高的松茸价值也越高

但是已经开伞的松茸营养流失

口感失水发棉

已经不在佳选之列

像松茸这样身份高贵的真菌

自然少不了几个追随者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

拥有一个好听名字的

“姬松茸”

(其实长得也不是很像啦┑( ̄Д ̄)┍)

“姬松茸”的真名是巴西蘑菇

可以人工栽培

气味比较刺鼻

市场价仅是松茸的三十分之一

营养价值也远不如松茸

对于这样“东施效颦”的选手

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看仔细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在松茸这个贵族品类中

还有一个大户人家

它就是

有“黄金松茸”之称的

小金松茸

因其外表呈淡金黄色

浓郁的香气

丰富的营养价值著称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

揭秘关于它背后的家族故事吧

二、松茸背后的故事

专家选鲜:了解参之源松茸背后的男人——四川省山珍进出口商会副会长,20+年松茸研究、保护、开发经验,商会公认的松茸方面专家。在专家的严格把控之下,每一颗松茸都经过检测、加工、运输、收货四大严格步骤,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检测——品质通过CMA检测合格15年出口,0质量事故;

加工——25道工序,6道检验选鲜;

运输——规范化包装,四重锁鲜;

收货——四步辨鲜(视觉、触觉、嗅觉、味觉)。

通过刚才的分享

相信各位客官对松茸已经有初步的了解

那么

如此高贵神秘的“菌中之王”

又是如何过五关斩六将

从千里之外的仙山来到我们的餐桌上呢

专家选鲜第一步

高海拔采摘

松茸通常生长在海拔-米的仙山之上

有松树、青冈树相伴

于是乎

凌晨五点零几分的时候

天微微亮

常年居住在仙山附近的藏民们

已经轻车熟路地上山了

虽然他们经验十分丰富

但是一天也只能找到几颗

运气不好的时候一颗都找不到

海拔不断攀升

但松茸仍不见踪影

仙山湿滑陡峭

许多不明真相的“采茸”新人

经常会遭遇肉体滑坡的“滑铁卢”

经过艰苦卓绝的攀爬之后

终于觅得松茸的影子

采摘时还不能用手直接接触松茸头柄部

因为人手温度会使松茸失去原有鲜度

所以需要用特制的木勾采摘

松茸完整地挖出来之后

要将土壤原封不动地埋回去

这样松茸来年才可以持续繁衍

专家选鲜第二步

标准出口级品质

同线、同标、同质

专家选鲜第三步

规范化包装

四重锁鲜

专家选鲜第四步

产地直采

新鲜到货

正所谓

物以稀为贵

如此珍贵的松茸价位也较高

历尽几番艰辛之后

珍贵的“菌中之王”终于来到我们身边

这个时候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才能保证松茸的价值不流失呢

请各位客官继续往下看

三、每个人都可以是“松茸之王”

松茸保存方式:

(1)到货后请及时取出鲜松茸,置于冰箱保鲜层(0-5℃),可储存7天;到货2天内食用口感更佳哦~

(2)收到鲜松茸后,请先将松茸储存在冷藏室降温1小时左右,再取出进行烹饪;

(3)如果想要长期享用鲜松茸,可在收到后的5天内将其放入冰箱冷冻室(-18℃),此状态下松茸可以保存1年。建议可以先把松茸处理切片之后,再放到冷冻室。如果冷冻之后,等食用再拿出来处理,所需技巧相对较高,并且很容易把松茸弄坏。

(4)切勿将鲜松茸长时间存放于泡沫箱中,到货后应该将松茸从泡沫箱取出后存放在冰箱里面。

(5)因为松茸的营养物质接触金属刀片容易流失变味,所以食用时切片的最佳配置是陶瓷刀。

身为“菌中之王”的松茸

自然也有许多美味的烹饪方法

例如

直接切片做“松茸刺身”

例如

用橄榄油烹饪的“香煎松茸”

再例如

营养大补的“松茸乌鸡汤”

看着上面的一系列美食

屏幕对面的你

口水有木有流下来

下次

参之源小课堂会把松茸食谱

呈上来给各位客官

这个夏天

与你来一场

“菌子之约”

不见不散

-END-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