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疗效 http://bdfyy999.com/m/中药阿胶作为一种传统名贵药材,主要是由马科动物的驴皮经过熬煮之后制成的胶块,“性味甘苦,归肝、肺、肾经”。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对阿胶有所记载,“生东平郡,煮牛皮作之,出东阿”,可见,最初阿胶是由牛皮熬制而成的,发展到唐代,人们才开始将驴皮熬成阿胶,且药效较牛皮比较更为显著,故取而代之,并一直沿用至今。同时,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其也有记载,称之为“圣药”,同鹿茸、人参一起共同被称为“中药三宝”。
阿胶有滋阴补血、止血安胎、益气补虚的功效,用于治疗眩晕、心悸、失眠、久咳、咯血、吐血、尿血、便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滑胎等病症。
1、中医古籍《仁斋直指方》中,有名为“胶蜜汤”的处方:取炒阿胶6克,连根葱白3根,蜂蜜2匙,先用水煎煮葱白,然后去葱,加入阿胶和蜜,待溶化即成,饭前服下。用于治疗老年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诸病症,有养血生津、润肠通便及延缓衰老的作用。
2、宋代宫府修编的《圣济总录》中,介绍了治疗久咳不愈的验方,也以阿胶为主药。方为:炒阿胶、人参各60克,共研为细末,每次取9克,加豆豉汤一盏,配上几根葱白,一并煎服,每日3次。常年咳嗽,肺气虚弱,肺阴亦伤,干咳少痰,神疲力乏,面色苍白,短气汗出者,服用本方,有较好的疗效。
3、宋代宫府修编的另一方书《和剂局方》中,用炒阿胶、炒枳壳各30克,滑石7.5克,一并研为细末,蜜和为丸,每次服6克,治疗妇女产后大便秘结,疗效较为理想。
4、据明代大型方剂书《普济方》介绍,用炒阿胶9克,木香3克,糯米90克,一并研为细末,每日取3克,开水送下,有润肺、开胃、止血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咯血、胃热呕血、痢疾便血等病症。
此外,以阿胶为主,配用人参、熟地、山楂等制成的阿胶补浆,对贫血及白细胞减少症也有一定的疗效,久服可强壮补虚,抗老延年;阿胶配用核桃肉、黑芝麻,一并炖服,不但口感好,且补血之功亦甚明显;阿胶配用桂圆肉、红枣,还是治疗贫血的有效食疗药膳。
据现代科学分析,阿胶含有明胶原、骨胶原、蛋白质及钙、钾、钠、镁、锌等17种元素。所含蛋白质水解后能产生多种氨基酸,其中有赖氨酸10%,精氨酸7%,组氨酸2%等。药理和临床研究发现,阿胶可以促进细胞再生,临床上能发挥养血、补血、益气等多种效用,对老年久病体质虚弱者,有减轻疲劳、抗衰益寿的作用;对久病体虚,出血后出现的晕厥、便秘也有一定的作用。阿胶还能改善体内钙平衡。它除本身含有钙质外,还可以通过甘氨酸的作用,促进钙的吸收,从而改善因缺钙引起的抽搐。
很多女性在月经期后,由于经期失血会面色萎黄、头晕乏力;还有些女性,体质虚弱,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这些情况一般属于虚证,适合用阿胶来调养。不过不少女性使用阿胶后,不仅效果不明显,还自觉腹胀不适,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阿胶虽好,但最好能够搭配其他的中药,才能起到“药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阿胶性味十分滋腻,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的症状。而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受损,再好的药物人体也无法消受。因此,服用阿胶,尤其是脾胃功能不足者,最好配以调理脾胃的药,这样能促进阿胶的消化吸收,效果当然加倍。
常用的搭配是将白术15克、炙甘草5克、橘皮10克,煎好后倒入克阿胶中;还有一个小偏方,服用阿胶前吃点开胃的酸菜、小菜。还有,不少血虚的女性,同时还存在气虚的证候,主要表现为气色不佳、气短不爱说话、疲倦乏力,容易出汗等。中医认为,气和血密切相关,因此,补血的同时补气,才能加强疗效,巩固“战果”,可与黄芪、党参等补气药同用。将阿胶20克、黄芪20克,和红糖、糯米一起熬粥,也是一道不错的“气血双补粥”。
值得提醒的是,在患有感冒、咳嗽、腹泻等病或月经来潮时,应停服阿胶,待病愈或经停后再继续服用。另外,按传统习惯,服用阿胶期间还需忌口,如萝卜、浓茶等。另外,有些女性一味地寄希望于阿胶这样的补药是不可取的,平日要注意摄入富含蛋白质、铁、锌和维生素的食物,否则不可能拥有气血充足的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