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野生菌的王国,每年的七八月,各地的村民们集体上山,运气好,一个月的劳动收入可以抵得上全年。
一个数据足以说明云南在野生菌领域的地位。根据云南省环保厅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联合发布的《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云南有大型真菌种,占中国已知大型真菌的56.9%,食用菌种类占比也大致如此。
勤劳的人民外加云南众多的大山,使得每年云南收货的野生菌质量产量都蜚声海外。据专家说,云南省县(市、区)基本都有野生菌分布,多数县市区的年产量在~吨之间,云南每年的野生菌贸易量15~20万吨,其中近万吨的种类有2-3个。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是省会昆明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这里汇聚了每天从省内各地新鲜采摘而来的几十个品类。去除众多中间商,也使得价格上更加亲民。
今天我们到达的时候已经下午四点,依旧是人山人海。好在,就在市场的门口就有停车场,大部分人都是卖完菌子就驱车回家,所以车位还算能够满足所需。
沿路上,桃子、水晶葡萄、还有我特别喜欢的莲子(6-8元一两),蛋卷……
包括野生菌市场的后面配备的一个菜市,各种蔬菜肉类也可以一并购买完全。
这个时季,正好是蜂蛹上市的季节,大约30元一两的价格颇为高昂,但也确实桌前美味。
今年的明星当之无愧的是。几乎占据了全部摊位七成以上。甚至连往年间最常见的青头菌都被挤压了生存空间。也是因为产量的大肆提升,今年松茸的价格可谓历史罕见。低至元一公斤的松茸并不少见,品相和长度上特优的也不过多元。
松茸名称的由来历史悠久,最早源于我国。大约年前,松茸诞生于我国横断山脉的香格里拉原始森林中。到了宋哲宗元佑年间(~),唐慎微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业已启用,因该菌生于松林下,菌蕾如鹿茸,故名松茸。宋代陈仁玉著的《菌谱》中称此菌为松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把松蕈列在香蕈条下,又称台蕈、合蕈。鲜松茸形若伞状,色泽鲜明,菌盖呈褐色,菌柄为白色,均有纤维状茸毛鳞片,菌肉白嫩肥厚,质地细密,有浓郁的特殊香气。云南是松茸的主要产地,每年出口大量的优质松茸到欧洲和日本制成深加工产品。
还记得以前小的时候,就听着大人说,日本人特别爱吃松茸,每年高达万元从香格里拉全程冷链空运收购回国。云南野生菌种类繁多,不同的种类在口感、香气、味道上的区别相当之大,像我母亲喜欢青头菌,父亲偏好牛肝菌,我却一直觉得松茸最对我的口味。不管是煎炒还是煲汤,那种浓郁鲜香的美味,是少有食材所能企及的。
木水花作为云南野生菌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展示窗口,每天的交易量多达多吨。今年感谢老天和山川,使得松茸等野生菌的价值大幅下降,让我们这些钟情于山珍美味的人,能畅怀菌菇,享受山野之美。
Tips:
木水花野生菌市场
坐标: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福德村福发路8号
价格:可以参考图片中,但野生菌价格每日变化都较大。像今天8月2日,价格就比图片中更低。总得来说,在雨季过后,呈现出倒v的价格曲线。到9月基本就没有了。附近有多家快递,有保温箱,全国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