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画沟”,是笔者私下给一条沟起的名,盖因沟中石画天然,栩栩如生也,是一片待开发的“处女”景。
几年前六人探秘“石画沟”笔者走在“石画沟”入口处
西出河南省宜阳县城约50里,就来到了莲庄镇鲍窑村村南的沟中。沟口是一距沟底约10米多高的石山口,两侧峭崖壁立,山水自口中出,落入下潭,虽无“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壮观,但亦胜“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曼妙。往上,就是本文所说的“石画沟”了。
几年前,在一上观学校工作数十年的老教师的带领下,与三五靓女俊男走进该沟探秘,不禁为其中的美妙景色折服。但终因当时多种原因之故,未能记下其时其情。近日,又与友人再次来这里探幽,发现沟口多了不少轿车,远近驴友或携妻女,或约友攀伴,来此看景娱乐消遣。惜多在沟口处停,少往沟深处走,差不多与美景无缘。沟口下,地势平缓,公路可达;沟口上怪石嶙峋,千姿百态,尽是奇妙美景,但需攀援,落脚择处。刚上沟口,同去的老帅哥李相卿先生直言“恐高”,在临沟搭建的30厘米左右宽窄的引水灌溉的石渠沿上行走,他手柱随手捡来的木棍当拐,仍不踏实,为保险见,干脆连鞋袜一起跳进水渠中淌水而行,也顾不得仲春水凉浸肌。
朋友刘荣耀先生在上观乡政府工作了十多年,是老上观了。他说,这条沟发源于上观乡。上观有两道岭:西岭叫上观岭,经瓦罐庙山、寨怀山西麓北延而来;东岭,则是寨怀山岭脉前伸。二岭之间出红涧沟,再下称上观沟,从乡政府南侧向东,转向烘柿沟、下观沟,而迤逦到鲍窑,称连窑河、鲍窑河,再北流入洛河。
这里说的“石画沟”,应是自连窑河沟口天险以上,到下观这段山沟,至少有五、七公里之遥。沟口由山水冲出的大潭俗称“头道潭”。进入沟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目怪石。要进入深沟,还要爬上沟东侧沟沿,绕过险处,再下到沟底。一路顺沿沟溪而上,经过二道、三道潭、天井等,但见其水至清,或潺湲于青苔之上,或蜿蜒于巨石之间,时奔腾而成激湍,时跌落而成飞瀑,或如琴声淙淙,有似钟磬齐鸣。水深、清澈、湾多、瀑多、流急、奇险。瀑布飞泉,多悬于积年所冲之巨瓮之上,阻断小道,无可攀缘,不得拨棘扶荆,觅小径绕行山上,再降至谷底。
两岸或森壁峭对,或苍翠相向,景色奇险优美。谷底怪石林立,石上各色块天然生成,自然组成各种图案,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或如巨石磊落,或如虎豹蹲踞,或如巨牛偃卧,或如人物、雕塑、狂草,引人无限遐想;草木茂盛,奇果野花,多不胜数,有如“鬼见愁”这种稀有树种;有鸽子窑、裹肚地、牛心中、鸽飞悬崖等地形,奇特可观,不输名胜。
“石画沟”这段主要景段,如要顺利徒步走完,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良好的身体条件,非三两小时不可。当日,就是笔者毅力不够,在又饥又渴、累且困的情况下,与另两位同行者在走了“石画沟”的五分之四左右时,遗憾退出,原路返回的。
说到这里记起一件陈年往事。20世纪80年代中早期,老伴当时在上观乡任妇女主任。夏天的一天,我到上观看望老伴,恰遇连阴雨。当时路差,雨天一路泥,正所谓“我不留天留”。趁雨停的机会,翻过乡政府南面的沟(即上文提到的石画沟上游10公里左右处)爬上山坡,发现长满小树的山坡上,五颜六色的菌类很多。我知道颜色太艳的菌多有毒,遂避而远之。但一种淡黄色、干净、朴素、无杂色,形状像密集的鹿茸集合的菌,十分惹眼,就随手采了一小塑料袋。
带回乡政府,请教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啥玩意,更不知道能不能食用。我也似乎遇到了“鸡肋”的问题:弃之可惜,食之怕中毒。最后我决定先少吃点试试再说。谁知炒了后,食之有不曾遇到过的鲜美味道,遂全部作了口福。稍后回到县城,专门去请教了种植多年食用菌的高中同学,他说:“这种菌叫鹿茸菌,很名贵的。他不曾种植过。”其实我为什么冒着生命危险试吃这种菌,是我的第六感觉(包括知识和经验),觉得这种菌没有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石画沟”已经不再神秘,因为已经有很多人来这里探险,欣赏。莲庄镇政府在“石画沟”出口的下段,精心河道整治,公路向北可直达省道“安虎线”。中道折向东,可与上观连接山下省道的“涧上路”相通。“涧上路”实际是在上观跨过了“石画沟”,而后远远地绕着她而下的。“石画沟”的美艳将引得更多的人折腰。(李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