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脱贫是底线,致富为目标贵州省海雀村种松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的初期 http://m.39.net/pf/a_4793210.html
03:54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贵州曾经是我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贫困人口最多的省份。年6月,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毕节试验区建立,也由此拉开了全国扶贫工作的序幕。而地处乌蒙山深处的毕节市海雀村就是毕节试验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年这里的人均收入只有33元,村民和牲口同住在用树枝搭建的杈杈房里,年海雀村已实现整体脱贫,如今人均收入元。从家家断粮到瓜果飘香,海雀村巨变的故事要从一片松林说起。

一大早,我们跟随海雀村的护林队员,开始了巡山之旅。这条蜿蜒曲折的小路是队员们踩出来的,落下的松叶像地毯一样把山坡盖住,走在上面特别松软。

记者:这都是掉下来的松叶?

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护林队队长王光德:对,对土壤很好,对竹子和树的根很好。

被落叶深深盖住的,是曾经贫瘠的土地。三十多年前,这里曾是*沙漫天,村民开荒开到山尖,种地种到天边,土地越垦越穷。当时的村支书文朝荣认准了一个道理,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种树。

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护林队队长王光德:我们这一片树林平均就是这么粗,这一片树林八七年种的,这是第一批,我们和老支书种的第一批树,那现在已经长了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了。

同样的树在别处长30年是这里的几倍粗,而在这海拔米的高寒地带,树成活率低、长得慢,但村民们坚持用三年的时间种下了一万三千多亩松树,改变了这方水土。森林覆盖率从5%提升到70.4%,林木价值达到万元以上,人均经济存量约10万元。每年秋天,枝头都会挂满沉甸甸的松果。

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护林队队长王光德:勤快的人一年能收七八千块钱。

生态好了,松果长得也好,有的一个就有一斤重。到了季节就会有人来收购。地里的庄稼产量也翻了几倍,曾经种一坡粮,收一锅米的日子一去不复返。而所有这一切都得益于这片松林。

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护林队队长王光德:看到我们这些树了,30多年前种起来,每天你不来一次,如果人家破坏了心里会太难过,舍不得让人家破坏了。

王光德和队员们深知村民对这片松林的感情。巡山也就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责任。虽然这些年,从未遇见火情、砍伐,但他们还是坚持每天都来。

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护林队队长王光德:时间地点气候每天都要记录,每天都要记。这就是春节那一天,二月四号春节那天,天晴。

队员们每天十几公里的奔走,每天都要登上这瞭望台,而在这里一天的辛苦便烟消云散。山风送来阵阵松涛,队员们听了心里舒服得很。可当年也是这样的风,一次又一次掀翻了他们用树枝搭建的杈杈房。

贵州省毕节市海雀村护林队队长文正权:梦都没有梦到有今天这么一天,高兴,高兴得无法表达。

精打细算引企业精耕细作育产业

松林带来了温饱,让海雀人告别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历史。但对世代以种土豆、玉米为生的海雀人来说,如何才能更加富裕?海雀村迈开了产业发展的脚步。

时值苹果树花期,村民们小心翼翼地把苹果地里的杂草割下来,一捆捆地抱上自家拖拉机。

记者:割回去做什么?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村民:割回去喂牛。

村民们三个月来一次,割一次回去牛吃不了几天。这里的草干净整齐,比山上的草要好得多,但在这出入自由的苹果地,没有村里的通知大家不会来,因为这个草是特意种下来保温肥土的。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委书记詹以香:用来保护苹果保温保湿的,他就会很细心地爱护这个东西,保护这个东西,绝对不让它碰到这个东西。

这亩苹果地过去是村民的玉米地。年年底,海雀村把零散的农地整合起来,村民们以土地入股,参与苹果的种植管理。其实,这不是海雀村第一次种苹果,十多年前村里买来苹果苗分给各家各户,由于对技术不了解,种出来的苹果又酸又苦。一度以为是高海拔和大温差影响了苹果的生长。而这次海雀村引进企业,结合当地的气候进行选种,把昼夜温差大变成了形成糖分的优势,种出来的个个都是糖心苹果。去年试种的第一批苹果送到客户手里,立马就换来了订单。村民们只管放心地种,有企业负责销路,多少都能卖出去。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委书记詹以香:现在只是开花还没有结果,但是它的订单在去年底早就被很多企业来定掉了。我们到盛果期以后,一亩它挂果就要挂斤,那么我们在分红的时候一户就能分到块钱。

如今,精打细算、精耕细作贯穿了海雀村产业发展的每一步。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委书记詹以香:你必须要脚踏实地的,本身就是贫困地区,你弄失败了以后,那就不是脱贫的问题了,你还会增加更多的负担。

参照苹果产业的模式,海雀村今年年初又引进了亩大棚种木耳,企业负责技术和市场,两户贫困户共同管理一个大棚。越来越多的产业在这里开花结果。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海雀村*委书记詹以香:我们算下来一年种两季,一户农户在里面能够赚到20块钱左右。这个跟他种地相比,这个划算的多了。

选“猪”还是选“鹿”打开思路打通致富路

成功脱贫后,巩固脱贫成果成了海雀村的新议题。为了提升万亩松林的直接的经济效益,海雀村开始了林下养殖规划,可养什么却迟迟未定。蹲点期间,我们的记者也跟随海雀村的代表开启了又一轮考察,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他们会不会遇到心仪的产业呢?

海雀村准备在这片空地和树林搞生态养殖,什么品种最适合?海雀村的代表决定打开思路,到附近的养殖场去看看。第一站,他们来到本县一处生猪养殖场。

记者:温度湿度全自动,有没有贫困户入股?……

这套全自动的生猪养殖系统在当地十分少见。10个人就能管理0头猪,6个月全部出栏。形式新颖并且高效,但这和海雀村的想法似乎不太一样。

记者:什么品种?

村民:白猪。那如果在我们那边养可以养本地黑猪吗?黑猪就是周期长。还是想养黑猪。

詹以香很清楚,在偏远的海雀村,养殖普通品种并不划算。可是海雀村已经把周围的鸡、猪、牛、羊都看遍了,选择空间已经很小。正发愁时,这个距离海雀村四小时车程的梅花鹿养殖基地让他们眼前一亮。

贵州呦呦鹿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姜远平:夏天可能比这样长的还更好看,下半个月她就花花点点的,而且比较好看那就有观赏性了。

梅花鹿的观赏性与海雀村下一步的乡村旅游规划十分贴合,让大家一下子有了兴趣。

每只鹿一年的喂养成本只有0元左右,三岁以上的鹿每年可以割俩次鹿茸,一直割到十五岁。每年鹿茸收益在五千元左右,并且还可以发展鹿茸的深加工。不过三岁以上的鹿价格不便宜,每头要一万五千元,但海雀村的代表十分动心。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委书记詹以香:比如说破坏生态,他破坏不到,然后,防疫的问题也简单,再一个就是养起来也简单。

兴奋之余,他们没有忘记风险,毕竟过去也曾因为产业没选好和技术跟不上吃过亏。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委书记詹以香:我们现在很想做这个事情,技术还是有问题,因为之前没有搞过这个东西,如果是你有这个兴趣的话,到时候可以去看一下技术。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委书记詹以香:他把鹿卖给我们之后,我们就担心到时候要是养的技术我们跟不上,养不成功,第二是养出来了以后养出来的东西,我们没有市场,那风险就大,就麻烦。

在确定可以和企业合作之后,心里的石头才落地。想到村里的环境比这儿还要好,他们就更有信心了。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委书记詹以香:定了,就它了。这一趟没白跑,以前看了好多都不感兴趣。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河镇乡海雀村*委书记詹以香:在脱贫的过程当中,我们做了很多短频快的东西,现在我们找的产业,我们就希望能够找到可持续的,能够有远期的长远的这种效益的。脱贫只是底线,致富才是我们的目标。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